这两块拼图,一个是门将,另一个就是中场核心了。
但不管怎么样他需要把所有精力放到联赛中来了,在足球世界相对直接的年代,英格兰的主教练拥有着转会市场的绝对权力,买人卖人都是教练说了算,而随着足球总监这一制度的流行,大部分俱乐部开始选择“让最专业的人来做最专业的事。”
各家俱乐部的叫法不一样,体育总监、技术总监、引援主管等等。切尔西、曼城、斯旺西这样球队的模式就是这样,这些俱乐部高层与主教练沟通确定引援要求,然后领导们组织球探部门工作,主导转会、续约等复杂的谈判。因为大俱乐部往往涉及到球员个人利益和球队商业利益方方面面,有了商业谈判官的加入,主教练就不必分心去应付经纪人,而是把精力集中到球场上。
看起来挺美好的,但是你确定总监挖来的是教练想要的??
这家球会是教练的球队还是总监的球队?历史经验告诉阿诺斯,多半是总监的,球员都是这哥们搞来的,主教练是啥?不就是背锅的嘛,有倒是流水的主教练铁打的足球总监。
也有别的经验,这就好比同样是内阁制度,普鲁士的内阁制相比英法就花样多了。利物浦芬威体育入主之后结束了美国双熊长期的混乱局面,老板约翰借鉴了NBA的管理经验以及利物浦的靴室传统,搞了一个叫“转会委员会”的新东西。委员会成员包括主教练、CEO、首席球探、总监等等,这些人通过协商来共同决定俱乐部转会市场的表现。
主教练一般会告诉委员会的各位大大,某某某位置缺人,某某要替补,某人要被换掉,大大们开始主导手下的球探努力工作,英超一般的俱乐部拥有5~10个人左右的全职球探,大俱乐部会来到20~30个,分布在不同国家不同联赛,有些专门负责小鲜肉具体到个人。
朴茨茅斯这边,大概有6个全职球探,还有30多个兼职球探,以基础工资加签约提成的形式为俱乐部服务。总结下来,就是有编制的和劳务派遣,好吧,全世界哪儿都这鬼样子。
一通操作之后,哪个位置1、2、3就这样清晰地摆在了教练的面前,最终由教练敲定谁是球队真正需要的。
这套经验的好处,除了分担了主教练的压力,还兼顾了教练的权威,避免被架空。坏处嘛,利物浦的转会委员发掘出过苏亚雷斯这样物美价廉的球员,也翻过大车,这不算什么,谁都有走眼的时候。但是,转会委员会这样的制度下往往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之间谁也不服谁从而导致矛盾重重,最后在主教练的主导下一朝天子一朝臣。
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格雷厄姆在达格利什时代被委以重任,他的数据模型接连给俱乐部搞来了阿斯帕斯、马尔科维奇这样的球员,之后就被首席球探巴里形容为“只会动嘴皮子”的人,到了罗杰斯时代彻底失去信任。直到克洛普接班,格雷厄姆才回到核心。
阿诺斯一边准备着与西汉姆联的联赛,一边将物色剩下两块拼图的责任给到了团队。
1月14号,朴茨茅斯主场迎战西汉姆联,球队的新援悉数登场。
门将:沃德;后卫线一字排开:特里皮尔、马格里、哈伊姆、克莱因;中场:扎哈、坎特、里卡多、扎哈,锋线上本.耶德尔搭档杰米·瓦尔迪,一套中规中矩均衡的经典442。
阿诺斯在球迷的观赛指南里写了一段话,同时也是他讲给自己球员们的一段话:“和那些年少时就在豪门青训营被誉为天才的球员不同,
我的球员是一步步从低级别联赛爬上来的,他们饱受挫折侵袭,也请相应他们在挫折里磨练出了一身的本领。”
这段话不是完整版,意思上大差不差。
阿诺斯内心里是觉得一个球员天赋更重要,有了天赋才能去拼努力,但做教练可不能这么说。
观赛指南只是稍稍缓解了本队球迷内心的不安,俱乐部大换血难道我们要把保级命运交到一群刚刚20出头孩子手里吗?
天空下起了薄薄的细雨,雨雾夹杂着汗水模糊了人们的视线。
第十四分钟,客场作战的铁锤帮先声夺人,中场希策尔斯贝格在禁区外打进一记怒射,庞贝军团的中场由于配合失误,给了德国人一个天大的空档。法顿公园球场一片寂静,雨中阴霾密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