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节:定心真言

加入书签


法华寺

烟火渺渺的主殿中。

金漆的菩萨,一手持玉净瓶,一手手掌伸出、掌心向外、手指下垂,结施愿印,含义:佛菩萨结施愿印,表示以普度众生的慈悲心,施予众生所需,满足众生愿求。

而在这神情慈悲,眼睑低垂似是不忍见这世间悲苦的菩萨像之下

一发须皆白的干瘦老僧盘腿端坐,在渺渺的檀香下神情庄严地念诵着佛经。

诵经的干瘦老僧对面,来法华寺“求救”的刘亚伦,以佛经作为背景音乐,一边一目十行的翻阅着手中放在曾经应该是不传之秘的典集经卷。

等彻底斩掉地狱赐予的力量,刘亚伦摆脱妖魔化,重新为人。

路上换换衣服,洗洗澡,路上停下自行车,随手捡了块小小的礼物。

带着那块礼物来到法华寺,立马受到了主持南宫和他的师弟南法,南平,一众大和尚的隆重接待。

他们很是客气的表示,对刘亚伦所背负的诅咒,他们也没办法,这礼物“太重”要不收回去。

不过看在礼物的面子,他们愿意尝试一番,甚至主动拿出祖传的典籍,让刘亚伦从中寻找有没有解决之法,一副尽心尽力的模样。

对此,刘亚伦只能感叹一声不愧是修行多年的“高僧”滑不留手。

愣是没给刘亚伦这个恶客发飙的理由。

只是越是翻越法华寺,这些祖传的典籍,刘亚伦越是觉得自己很好打发吗?

这是看不起肉身进入挖掘机拆村境界的自己,在路上随手捡的万斤巨石,看不起自己的礼物分量。

各种游记记载这些僧人先祖降妖除魔的经历,遭遇的各种妖魔。

修炼灵力的方法早没什么用处,以灵力推动的术法自然也是一堆废纸。

唯一有些价值的就是那些佛经。

佛经自是寻常的,花些钱能在书店中买一大堆的常见经文。

有价值的是上面法华寺先贤们的注释。感悟。

这些注释怎么说呢!

很有趣,刘亚伦想了半天,最后做出如此评价。

这些感悟不是条理清晰的修行法,而是一种让刘亚伦也没想到的东西。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中,忆平生。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说白了,就是一些法华寺前人对人生对各个方面的感悟。

法华寺先人借注解佛经之名,留下一些触动人心的名言金句,哲学观点。

法华寺的和尚给贵人讲经,时不时说一句注释,自然是更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借助时间差,本体那边研究后也得出了结论,这些前世无魔蓝星上触动心灵的名言名句。

在换了个世界之后还真具备了特殊能力。

灵气是心灵力量与自然元力的结合,对于曾经唯心主义的修炼人士,心生感悟自然会带动着修为大增。

然,时过境迁放在现在就是网上能搜出一大堆类似的东西。

这些感悟无法变换成力量,依旧被归类于假、大、空。

随着刘亚伦手中的书籍看的更快,南宫法师口中的经文跟着同步加快了少许。

最终在刘亚伦合上书籍的最后一页时。

“南?、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南宫主持口中的佛经也念完了最后一句。

看着放在两人之间,毫无变化的猫毛。

“阿弥陀佛。”南宫主持面色难看的宣了声佛号,目露可惜:“天泽小友,那妖魔执念深重,老生修为不足,无法化解对方的执念,超度它成佛。”

刘亚伦对此不置可否,没有抱希望,自然也就不会失望。

在了解过这个世界的修行界现状,也知道那些高人也就那样。

尤其是在当了一小段时间怪异,更加深入了解那只猫的本质后,刘亚伦更加不抱希望有人能除掉那只猫。

就像没人能阻止父母爱护孩子的爱,从而解决自己化作的怪异带给人间的“爱”。

爱是人性,恨也是。并且恨往往比爱更有生命力。

甚至刘亚伦觉得有外挂的自己,最多封印或者是除掉那只猫,因为那只猫并不代表是咒怨,而只是咒怨的一部分。完整版的咒怨就是自己成了神,也没可能解决。

“咒怨”从不是诉说单独的一个个体的恨。

而是一种概念,一种死者对于活着之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诅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