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疑神疑鬼-第4/4页

加入书签
1873年11月13日,清军攻占肃州,终于为清廷出兵新江打通了道路。

1874年初,左宗棠进一步调派张曜所部“嵩武军“抵达玉门关,派遣张曜部行抵哈密,先一步为入疆大军做准备。

早在多年以前

大唐帝国已经通过授予陕甘及湖广等省份的煤油专营权,通过胡雪岩给湘军输送利益,一年达到440万两白银之巨。

积累6年下来,左宗棠所部实力大增,精锐的营头都用上了滑膛火枪,其中不乏装备米尼步枪的核心精锐,战斗力相当可观。

但困扰左宗棠全力收复新江之心的还在于朝廷,满清朝廷党政激烈,内部倾轧严重。

清庭传统上在边疆大员任命上偏向于“丰镐旧家”(主要指满族权贵),对左宗棠这样的汉室大臣依然不能够完全信任,害怕尾大不掉。

到目前为止

督办新江军务的依然是景廉,金顺帮办,陕甘总督左宗棠仅负责转运粮饷,并不能够全权署理边疆事务,权力还受到袁保恒的严重制衡,无法施展拳脚。

再加上朝廷无粮无钱,各省协饷极其困难,左宗棠也不可能为他人做嫁衣裳,这事儿就拖延了下来。

农业国家就是这副德性,打一仗就跟狂吐了两升血一样,极伤元气。

既没钱又没粮,**内耗还严重,可以说是步步维艰,让人看着又着急又生气。

大唐帝国这样的例子,满清完全学不来。

大唐帝国是粮食生产太多了,工业品生产太多了,农牧业产品太多了。偏偏遭遇国际性的经济危机,造成出口量大减。

这需要通过战争大规模消耗产能,保证工厂开工,农牧产品能够销售的出去,整体经济维持稳定运行,不至于大起大落陷入泥淖中。

兴许有人会质疑,大唐帝国多出来的农牧产品为什么不支援给大清?

神洲从1874底开始,出现了遍及全国的大饥荒,虫灾瘟疫加上春旱秋涝,情况越来越严重。

这场几乎席卷全国大多数省份的严重饥荒将要历时数年,造成数千万人流离失所,无数的人丧命于途。

事实上没这么简单

要说满清最畏惧当今世界哪一个列强,那当属大唐帝国为首,处处事事都防着汉室江山的大唐,视之为性命攸关的严重威胁。

在满清朝廷看来,沙俄要的是西北土地,英人要的是利益,而大唐要的是清庭的命啊!

若是大唐支援几万吨粮食,恐怕清庭统治者就睡不着觉了,宁愿治下的奴才们饿死,也不会接受这番好意。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