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大唐帝国国民经济总量经过核算后,达到43.244亿唐元规模,约是英国经济规模的76%,两国经济规模比值从一半到3/4,仅仅用了6年时间。
在这个没有通货膨胀的年代,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实实在在,足以令全国上下所有臣民感到由衷的欣喜。
据民间报纸舆论乐观推测;
若是帝国能够继续保持如今的高速增长态势,没有遭遇战争或其他重大经济衰退打击。
最迟8年,乐观的话6~7年就可以超越大英帝国总体经济规模,从而登上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宝座。杈
而这一历史里程碑式辉煌成就,对大唐帝国全体臣民不蒂于注入一针强心剂,值得举国欢欣鼓舞,畅想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差距。
大唐帝国人口在1869年末达到 6577万人总规模,同时期英伦三岛本土人口4572万,大唐帝国人口多出了整整2000万,而经济总量仅仅是后者的76%,人均水平仅仅是英国的一半多一些。
这是因为进入工业化经济时代的英国,其城市化水平一直居高不下,在19世纪初便达到了54%的高水平,1870年城市化比率达到76.6%,这一比例在全世界位居前列,仅次于美利坚合众国。
美利坚合众国城市化比率特别高是有其独特的原因,在北美战争后,美利坚合众国丢失了北美中部大平原以及蒙特雷,蒂华纳在内的10个州大片农业土地,保留了开发历史悠久的东海岸各州,包括纽约,费城,波特兰等沿海城市片区。
在损失粮食自主能力的同时,这极大的提高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城市化比率,城市化比率高达83.2,全世界无出其右。
大唐帝国城市化比率在不断的扩张中,出现大幅的上升和下降,如今的城市化比例仅仅为55.2%,略微超过英国19世纪初的水平。杈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十年里,也很难达到现今英国的城市化水平。
这是因为大唐帝国拥有广袤的疆域,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私人农场,牧场和种植园,南美洲安第斯总督府合并进入帝国版图后,更凸显了帝国工农业并重的经济成份。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和农牧产品出口国,大唐帝国差不多有一半的人口计3200多万从事农牧渔业生产,这是帝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足于世界列强,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从基本面来看
大唐帝国工农业经济分布较为均衡,尤其农牧业生产持续推进机械化,每年有8万多台农业机械和1.6万台货运汽车投入到农牧业生产中,极大的提升了农牧业生产效率,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
帝国政府通过农业机械优惠补贴政策,促进私人农场主,牧场主和种植园主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让普通农场主能够享受到机械生产带来的便利和效率提高,增强农机产业实力,这是一举数得的妙招。
政府,私人农牧场主和农机生产厂家三方都得益,这对发展经济的好处不言而喻。杈
当今世界
大唐帝国已经成为农业机械运用最广泛的国家,累计登记在册的农业机械数量达到42万辆之多。
这些农业机械消耗了此前认为无用海量的柴油,汽油,极大的促进了农牧业生产效率,增强了农机厂家实力,为农牧场主节省了很多人力开支。
鲜明对比的是欧洲传统的农业大国法兰西国,在1870年,全国上下保有的农业机械不超过1万台,依然沿用中世纪以来骡马牛耕作为主,农业生产效率可想而知。
在农机推广应用领域,大唐帝国已经远远的走在了前面。
事实上
农业机械在大唐帝国私人农牧场主中应用的并不广泛,还有极大的空间有待于开拓,这本身就是个巨大市场。杈
1869年底
大唐帝国拥有的大大小小农牧场和种植园高达137余万家,考虑到一些皇家农场和大型贵族农场普遍使用农业机械,单个农场或者牧场保有的农机数量相当高,有的超大规模皇家农场达数百台之多。
总共42万辆的农机保有量,普及率不足1/10,也就是说帝国还有9成以上的中小规模农场,牧场和种植园没有用上农业机械,依然以畜力为主,使用牛马耕作田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在这个没有通货膨胀的年代,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实实在在,足以令全国上下所有臣民感到由衷的欣喜。
据民间报纸舆论乐观推测;
若是帝国能够继续保持如今的高速增长态势,没有遭遇战争或其他重大经济衰退打击。
最迟8年,乐观的话6~7年就可以超越大英帝国总体经济规模,从而登上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宝座。杈
而这一历史里程碑式辉煌成就,对大唐帝国全体臣民不蒂于注入一针强心剂,值得举国欢欣鼓舞,畅想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差距。
大唐帝国人口在1869年末达到 6577万人总规模,同时期英伦三岛本土人口4572万,大唐帝国人口多出了整整2000万,而经济总量仅仅是后者的76%,人均水平仅仅是英国的一半多一些。
这是因为进入工业化经济时代的英国,其城市化水平一直居高不下,在19世纪初便达到了54%的高水平,1870年城市化比率达到76.6%,这一比例在全世界位居前列,仅次于美利坚合众国。
美利坚合众国城市化比率特别高是有其独特的原因,在北美战争后,美利坚合众国丢失了北美中部大平原以及蒙特雷,蒂华纳在内的10个州大片农业土地,保留了开发历史悠久的东海岸各州,包括纽约,费城,波特兰等沿海城市片区。
在损失粮食自主能力的同时,这极大的提高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城市化比率,城市化比率高达83.2,全世界无出其右。
大唐帝国城市化比率在不断的扩张中,出现大幅的上升和下降,如今的城市化比例仅仅为55.2%,略微超过英国19世纪初的水平。杈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十年里,也很难达到现今英国的城市化水平。
这是因为大唐帝国拥有广袤的疆域,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私人农场,牧场和种植园,南美洲安第斯总督府合并进入帝国版图后,更凸显了帝国工农业并重的经济成份。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和农牧产品出口国,大唐帝国差不多有一半的人口计3200多万从事农牧渔业生产,这是帝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足于世界列强,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从基本面来看
大唐帝国工农业经济分布较为均衡,尤其农牧业生产持续推进机械化,每年有8万多台农业机械和1.6万台货运汽车投入到农牧业生产中,极大的提升了农牧业生产效率,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
帝国政府通过农业机械优惠补贴政策,促进私人农场主,牧场主和种植园主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让普通农场主能够享受到机械生产带来的便利和效率提高,增强农机产业实力,这是一举数得的妙招。
政府,私人农牧场主和农机生产厂家三方都得益,这对发展经济的好处不言而喻。杈
当今世界
大唐帝国已经成为农业机械运用最广泛的国家,累计登记在册的农业机械数量达到42万辆之多。
这些农业机械消耗了此前认为无用海量的柴油,汽油,极大的促进了农牧业生产效率,增强了农机厂家实力,为农牧场主节省了很多人力开支。
鲜明对比的是欧洲传统的农业大国法兰西国,在1870年,全国上下保有的农业机械不超过1万台,依然沿用中世纪以来骡马牛耕作为主,农业生产效率可想而知。
在农机推广应用领域,大唐帝国已经远远的走在了前面。
事实上
农业机械在大唐帝国私人农牧场主中应用的并不广泛,还有极大的空间有待于开拓,这本身就是个巨大市场。杈
1869年底
大唐帝国拥有的大大小小农牧场和种植园高达137余万家,考虑到一些皇家农场和大型贵族农场普遍使用农业机械,单个农场或者牧场保有的农机数量相当高,有的超大规模皇家农场达数百台之多。
总共42万辆的农机保有量,普及率不足1/10,也就是说帝国还有9成以上的中小规模农场,牧场和种植园没有用上农业机械,依然以畜力为主,使用牛马耕作田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