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巴黎合约-第2/2页

加入书签
支持步兵作战。可问题在于美国与其他国家并没有共用的河流,唯一一条与大唐王国交界的密苏里河,3600多公里长的河面上,只有不到800公里能够通航。而且密苏里河是一条水量变化非常大的季节性河流,春夏之交冰雪融化时,上游来水极其凶勐。浩浩荡荡奔流而下,将中下游广大地区变成一片泽国。水文情况复杂,水势凶勐,别说是航线差的美式铁甲蒸汽战舰,就是一般的船舶也不敢通行,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港口里。到了秋冬季水势渐小,吃水深的美式铁甲蒸汽战舰,一个搞不好就会搁浅。第3种,就是以大唐王国为代表的简化设计,突出的特点是屏弃风帆和侧边轮,采用螺旋桨作为唯一船舶动力。在长期的跨洋移民实践中,大唐王国的船舶建造业逐渐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道路,在船用蒸汽轮机产业中赢得了一席之地。大唐王国生产的船用蒸汽轮机动力,以高压蒸汽锅炉燃煤效率高,可靠性好而着称,并且通过对卧式蒸汽轮机的改进,形成了以三胀式蒸汽轮机为代表的新型蒸汽船舶动力,位居世界先进行列。加利福尼亚大学船舶动力实验室中,汇聚了来自欧洲各国和大唐王国的众多专家学者,是世界高水平船舶动力研发实验室之一,在业界卓有名望。大唐王国皇家联合航运公司,太平洋航运公司,王室慈善基金,王国政府财政部等一系列企业和政府机构,连续多年对该重点实验室都有大额拨款,资助船舶动力研究科技。在大量研发资金的堆积下,加利福尼亚大学船舶动力实验室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先进成果,在船用三胀式蒸汽轮机,高压锅炉,6马力,12马力柴油机,245马力蒸汽火车头等项目上,都形成了投放市场的拳头产品。不用神话蒸气时代的科技水平,即便是技术水平最高端的船用三胀式蒸汽轮机,其设计原理也是一望即知,没什么秘密。关键在于动力设计的应力结构,燃烧和输出效率,机械结构的承力和优化,耐久性与经济性兼顾,要取得合理的平衡。既不能为了压榨更多的动力而过分消耗燃煤,也要在吨煤炭中产生更大动力,让蒸汽轮机的动力更强劲,运载更多的货物,航行更远的距离。在动力和燃料消耗之间取得合理平衡,这就是一款先进的船用三胀式蒸汽轮机核心所在。再大的轮船,携带的煤炭也是有限的。大唐王国的蒸汽轮船普遍携带一个重油舱,在航行的时候适当使用重油,以加剧煤炭的燃烧效率,压榨出更多的航行动力,是当今船舶动力先进的代表。英国皇家海军的轮船普遍没有采用这一设计,这是因为英国没有可靠的重油供应,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英国皇家海军蒸汽轮船,也不可能万里迢迢的从大唐王国进口重油,这不现实。重油非常粘稠,在装卸时必须要用蒸汽管道加温,用专门的运输船和运输车辆,船舶重油舱要专门设计在高温锅炉附近,借助炉温的热度才能方便的使用。这些条件,英国都不具备。这就是大唐王国依托本地资源的好处了,船舶在建造时就有专门的重油舱,设计在高温锅炉的附近。而作为石化产业大国,大唐王国加利福尼亚省沿岸各港口都有储存重油的设施,有便捷的蒸汽加温管道,既可以加注重油,附近的煤炭码头也可以加煤,船舶使用非常方便。在远洋运输和船舶制造这一领域,大唐王国紧追英国身后,虽然在船舶建造量和船厂规模方面与英国无法相比提并论,但技术水平已然不逊色。1855年12月16日埃斯特哈兹伯爵带着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到达圣彼得堡,要求沙俄帝国接受停战。否则,奥匈帝国将会加入联军阵营,正是对沙俄帝国开战。如此一来世界排行前4的列强国家全部登场,英、法、奥匈三国形成了统一战线,再加上大唐王国和撒丁王国两个打下手的小老弟,共同对付被孤立的沙俄帝国。多年以后欧洲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促使沙俄帝国决定停战的关键,俄罗斯在悲痛昔日的盟友加兄弟无情背叛的同时,战场上大势已去,已经无力拒绝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1856年1月,考灵顿爵士接替辛普森爵士成为新的英军总司令。可惜他的上任时机并不巧,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已经同意和谈,继续扩大战争的契机已经不存在了。1856年1月16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接受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同意展开和谈。2月25日,巴黎和会召开。英、法、唐、奥斯曼、撒丁王国和俄国参加,奥地利因为提出“维也纳四点”方案也参加了和会,沙俄帝国希望普鲁士王国出席,以得到它的支持,避免在和谈中遭受到群狼围剿,但英国反对,理由是普鲁士王国没有参战。最终还是英国人的意见占据压倒性的上风,沙俄谈判代表不得不面对一致阵线上各国,仿佛一只陷入非洲鬣狗撕咬中的母狮,进行着艰难的谈判。事实上沙俄并不是没有同情者和支持者,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就并不希望英国过度削弱俄国,这会让法国承受更大的压力,独自面对欧洲乱局。因此,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作为东道主很多时候,都给予了俄国有力支持。大唐王国在这一问题上也态度暧昧,李察同样不希望英国在欧洲过于强势,有一个随时能够触动英国敏感神经的沙俄顶在前面,英国老多少能够消停点,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在欧洲,而不是北美。所以,在适当的议题上,大唐王国给法国打了助攻,变相的支持沙俄的合理诉求。比如克里米亚半岛问题上;英国要求沙俄割让克里米亚半岛,沙俄坚决反对,法、唐两国默契的支持了俄方代表的立场,这让强硬的英国谈判代表不得不退让。发生在巴黎的和谈,成为1856年聚焦全世界目光的中心议题,也是大唐王国第1次登上国际舞台的中心,以胜利者的身份参与国际秩序制定。这无疑推高了大唐帝国的国际地位,其三流列强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在巴黎和会上,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各国终于达成了一致。3月30日,《巴黎和约》签字,主要条款有以下几点;一,列强共同保证奥斯曼帝国的“独立与完整”。二,奥斯曼帝国保证不分种族与信仰改善境内人民的状况。-三,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半岛被占领土,把多瑙河口和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摩尔达维亚,高加索的卡尔斯归还给奥斯曼帝国,并放弃对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东正教的保护权。四,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宗主权仍归奥斯曼帝国,俄国不得干涉,由列强共同保证。《控卫在此》五,黑海中立化,禁止各**舰通过两海峡,禁止俄罗斯在黑海沿岸建立或保有兵工厂。六,多瑙河航行自由。在《巴黎合约》的各项条款中,俄罗斯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条件,丧失了近200年来通过俄土战争获得的诸多权益,其声望和“欧洲宪兵”的身份一落千丈,掉毛的凤凰不如鸡。和约禁止沙俄帝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不准沙俄帝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上设防,这让英国规划的防火墙得到落实,其围堵沙俄帝国的战略目的实现。与此同时沙俄帝国需要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奥斯曼帝国,并归还卡尔斯要塞,承认由各强国对处在苏丹宗主权之下的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和塞尔维亚三公国实行集体保护。此次巴黎和会是沙俄帝国空前的一场惨败,在西进战略撞的满头包以后,对土地贪婪无度的沙俄帝国只能调头向东看。从这一时期开始沙俄帝国在中亚和新疆,蒙古,东三省等地频频动作,通过威胁和压迫等各种卑劣手段,在今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未动用一兵一卒,通过各种强加的不平等边界条约,就从**的满清王朝手中攥取了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一切,就是后话了。

……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