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脑中推理-第2/3页

加入书签
思索再三,刘川决定回局里再重新整理一下思绪,于是他踏进了正准备关门的列车。

这时候乘车,似乎是晚高峰期,列车上挤满了人。

刘川好不容易才从两位男士的缝隙间挤到过道中间,算是得到一处狭窄的空间,也算勉强有了容身之处。

坐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年轻女子,带着黑色口罩。虽然不认识,但刘川还是很自然冲她笑了笑,算是礼貌的招呼。

女子并未反感,眼神中只是有点好奇,也许是经常在地铁上遇多了的缘故吧!

由于下一站上的人更多,刘川一只手用力握着扶手拉环,被迫朝前面移动了两步,他确实已经到极限了,哪怕再动一根脚指头都要踩到眼前这位美女的脚了。

他低着头,露出歉意的笑。女子抬眼看了他一眼,不以为然,继续玩起了手机。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刘川趁着机会又开始在脑中做着假设与推理。

——之前许静从周洋那了解到封逸30号下午在锦绣世家干活,1点过进去的,6点过才出来。正常情况下不可能花了四五个小时的时间,虽然有与周洋聊天的记录证明当时是由于工具坏掉了,所以耽搁了那么久,但并不能证明工具是不是真的坏了。

这么长的时间内,刚好又在案发的时间内,他完全有足够的时间从楼道离开屋子去做一些事情,之后又沿着楼梯返回。

这一点从侧面似乎已经暗示了,因为从许静偷偷抄写的业主电话也确认过,封逸确实是在当天下午将近6点的时候打的电话给他说窗帘安装好了。

根据业主所说,由于自己在外地,不能回来,所以封逸是自己开门进去安装的。

也就是说,这唯一的人证也因此不能证明他一直就在现场不曾离开过。

还有一点,29号他出现在4栋监控里,说是去给王倩挂一副画,而唯一的人证也就只有死者王倩了,现在也只是他单方面的说辞而已,仅凭一面之词,口说无凭。

如果他是为了作案而提前一天去做准备的,那也不好说。

总而言之,假设他要作案,在时间上很充裕,而且他的一切回答都无从查证。但这些回答又不能完全给予否认,就像是在真与假的边缘徘徊。

而最令人不解的是,他竟然对王倩的死漠不关心。第一次谈话的时候刘川就很在意,一个正常人在得知身边的人死于非命时,难道不是应该惊愕和恐慌,甚至感到一点悲伤吗?这些感情,封逸完全没有。

一开始刘川也只是认为他经历过中学时代的那种阴影,一直未从阴影走出来,或许悲伤早已不露于色。

但当他再次提起那件事的时候,明显能感到封逸压抑多年的悲伤。当时他也正是为了验证这个,而特意提及那件事。前前后后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怕再次给他带来伤害。

现在想来,可能是做对了。

至于动机吗?刘川也确实想不通。之前假设的封逸夹在周洋与王倩二人之间的感情有关,通过何勇的叙述,王倩酒后胡言似乎也隐晦的表达了对封逸的‘爱慕之意’。

如果只看表面,也许很多人都会这么认为,毕竟王倩刚死,封逸和周洋两人便开始了交往。

意味着王倩不死,两人也就不能正常交往,所以极有可能王倩在两人之间成了一种阻碍,所以,两人必须除掉她。

也有可能整件事周洋毫不知情,只是封逸单方面的行为。

但问题来了,这么明显的痕迹,连普通人都能察觉的事情,两人不可能是傻瓜吧?偏偏选在这种非常时期交往,为何不以后再谈?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封逸不可能这么做?

以他的头脑,如果要非要做这样的事,那也定然不会漏洞百出。

再看周洋,直觉告诉自己,她更不可能会干这种事。

虽然警察破案不能仅凭直觉,要讲究真凭实据,但有时候直觉也是破案的关键,因为常年办案积累的经验也会化作常人达不到的敏锐,而这种敏锐正是一种直觉的表现。

既然假设封逸与王倩有染,那她怀有身孕已三个月,-定然在三个月甚至更早之前就有关系。那就得追溯到更早的时间,更早的时间王倩似乎还未搬到锦绣世家。

——对了,二十四号院。

刘川脑袋突然闪过。

他猛地吸了口气,突然挺直腰板,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