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下道观

加入书签


在那时我的眼睛里,藏了一个大大的世界,拿起的桃枝是刀剑,看腻了的小山村的江湖,眼睛一闭,尽是刀光剑影。

年少的我梦到的都是侠客浪游行,享受着电影里一人一马坐在篝火旁的生活。我一直崇拜的人都是师兄,觉得他有道士的身份,又会舞剑,长得也很帅很高,头发很长,就像一个浪客一般。

虽然师兄贪玩,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学习上的造诣。他连小学都没读完,因为那时道观比现在穷多了,政策也没有现在好,付不起小学的学费。师兄说最遗憾的就是没有去读书,没有办法享受我和师妹都拥有的同学情,一辈子都只能待在道观里,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

我读了小学六年,其实同学情非常少,陈老师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内心黑暗的人”,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只是不爱笑,不爱和人接触。除了和文斯阳,杨通达,刘国宗三人说话以外,其他的人都是只言片语。孤僻的我不喜欢合照,父母带我去旅游时,遇到一个景点总叫我们去照个合照,仿佛没了那张照片这次出行就没了意义一般。合照往往代表着的分离,小学拍毕业照的时候,我努力地回想着曾经看过的笑话,勉强地憋出一个笑脸,拍完后我就回家了,那个地方我不太想多呆。一路上都能看到有其他班的同学相拥哭泣的,有在母校拍照留恋的,甚至有亲吻学校的建筑的…

我那时的重心都在电脑上,在血色上。他们有人近乎癫狂地爱着这座校园,也像我喜欢血色一样吧。甚至于网络上的歌谣他们都能背得比课文还要好,“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虽然我对于文字很敏感,但这些歌谣我是实在提不起兴趣,觉得太过无聊了,只是简单的押韵,拼拼凑凑不知道在说什么。

我对初中的想法,大概也是很模糊的,我不清楚初中是怎么生活的。是和小学一样还是要更艰难一些。不过我读小学时常常能够看到那所特别差劲的初中——九中出来的初中生,他们一个个都叼着一根烟,吊儿郎当的样子,高高的个子俨然像是个大人了。我觉得他们那样很蠢,小小的年纪却想要装大人,去学一些不好的习惯。

但我确实对初中的生活开始了憧憬,认为小学到初中是一个质的变化,小学时老师曾说过小学是养成习惯的开始,到了初中就开始竞争了,孰强孰弱都是由现在决定的。可我不这么认为,我小学一直以来都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成绩特别差劲,到了六年级的时候稍微学一学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我想初中的知识也没有多难吧?

回想起小学一年级思考的东西,我常常会笑出声。以我小学六年级毕业的阅历和思考能力已经能够独立做成很多事了,我想那些初三的学生能够掌握着更多的知识,能看更多的风景,血色就更为强大了。

说是这么说,但我还是不想上学的。虽然父母一直在强调着学习的事情,但我因为血色的存在更喜欢去享受自由的生活。我一直都对于自由这个概念理解得不清楚,师兄给出的解释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我觉得是“能每天都快乐”。现在来看,我对于自由的理解更倾向于“挣脱开思维的束缚。”

我对于这些的思考都源于我看的书,我特地买的是民国时期的大家作品。国外的名著我读过,枯燥无味,而且很难看下去。我认为如果我不懂那个国家的语言,单看译本的话很难体会其中的精髓,

这语言的造诣功力不单单靠的是作者,还看的是译文。

我第一本看的课外书是《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沈三白写的,记录的是他这一生的一些有趣事件。有译文有作者写的古文,我不喜欢看译文,觉得翻译得不够味道。那时在道观的床上躺着看他的逍遥乐记,真是让人觉得平淡,但越读下去又会发现着不平淡。我发现里边儿的沈复老婆芸娘和血色很像,都特别地可爱。那时自己就有一个梦想了,日后的我长大了,有了足够的阅历了,就会写一本自己的自传,语言用的是现代的文,文辞不用太优美,只用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就好,也不会管有没有人来看,只要自己中年的时候家里能够存放着属于自己写的一本书便可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