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八、血泪仇恨,登兰德精神-第4/6页

加入书签
原先位于格瓦斯罗河上的两座古城,沙巴德以及唯一遗存至第三纪元早期的那座,都最终在第三纪元2912年毁灭性的洪水中失落了。此后,就只有两批住民还留在埃奈德地区,遥远东方的黑蛮地人和漫游在海岸附近的野蛮渔民。

前努门诺尔人是中洲的人类原住民,与继承努门诺尔遗产的杜内丹人相对。这些原住人类是第二批向西迁徙的伊甸人的后裔。他们那些抵达了贝烈瑞安德的亲族后来被称作哈拉丁人,而他们中的许多部族定居在了埃奈德地区与明希瑞亚斯等地。这些区域于第二纪元被努门诺尔人殖民。】

【努门诺尔沉没之前,努门诺尔的忠贞派殖民者已经在白色山脉南部建立了居住地,他们与当地的前努门诺尔人交恶,对他们进行了残酷而长久的殖民统治。在这段日子里,努门诺尔人接触了白色山脉中的居民,但他们既没有发生冲突,也没有发展友谊。彼时忠贞派最大的港口是安都因河口的佩拉基尔,而佩拉基尔及其南部地区属于忠王派的殖民地】

而努门诺尔人,在第二纪元,外来之客,却倚仗着如同日不落的大岛,以殖民的方式,夺走了前努门诺尔人刚铎、埃利阿多、埃莱德(又称伊宁威志)和卡伦纳松的广阔大地,建立了号称日不落的帝国。

在埃利阿多的前努门诺尔人屈服了,他们选择了遗忘仇恨和向殖民者曲膝臣服,成为了北方阿尔诺王国的臣民,他们成为了布理人,噢,现在的自由民。

在刚铎的前努门诺尔人屈服了,他们在经历了漫长而残酷的殖民统治后,变成了刚铎人,呵,忠贞的刚铎人。

但在埃奈德和卡伦纳松的前努门诺尔人,他们,没有屈服。是的,他们野蛮,他们愚蠢,他们守旧,他们记仇,他们分散,他们分裂,他们弱小,但他们,没有屈服。

他们是弱小的,面对努门诺尔人,从抵抗不力,到节节败退,从安都因河,到艾辛河,再到灰泛河,他们屡屡败退,溃军失地,血流成河,但他们,没有屈服。

【山中之民(MenoftheMountains)是居住在白色山脉的人类,原先崇拜索隆,在刚铎建立后宣誓效忠于伊熙尔杜。但当最后联盟大战迫近之际,他们背离盟誓,成为受诅咒的背誓者。他们死后无法安息,化为亡魂,出没于曾经的领地,苦等着诅咒解除的那一天。

山中之民属于前努门诺尔人,是黑蛮地人的亲族。山中之民原本是生活在埃奈德地区的前努门诺尔人,但在阿勒达瑞安统治时期,由于努门诺尔人砍伐森林,前努门诺尔人开始敌视努门诺尔人。在精灵与索隆之战后,由于埃奈德地区被摧毁,这些前努门诺尔人逃到了白色山脉中,从此成为了山中之民。

黑暗年代间,他们生活在索隆的邪恶阴影下,出于畏惧而臣服于他,对他顶礼膜拜。第二纪元2350年,忠贞派努门诺尔人在安都因河口以北建立了佩拉基尔港,初次接触到了生活在黑蛮祠附近的山中之民。彼时,索隆已被暂时击败,而吉尔-加拉德的势力日益壮大,山中之民逐渐脱离暗影。第二纪元末期,南方王国刚铎建立,山中之王与其部下向伊熙尔杜立下誓言,宣誓效忠于杜内丹人。

山中之民并非刚铎最可靠的盟友。那段黑暗往事的阴影无可磨灭,他们对旧主的恐惧与服从也未能消退。因此,当索隆再度崛起,伊熙尔杜秣马厉兵、召集山中之民时,他们违背了承诺,不愿出战。于是,在当年山中之王立誓的埃瑞赫黑石旁,伊熙尔杜愤怒地诅咒了他们:

“ 汝等永远不得安息,直到履行誓言之日。”】

漫长的战争中,他们失去了白色山脉圣地黑蛮祠,他们失落了文字,他们失落了技术。他们,从辽阔的前努门诺尔人帝国,变成了如今黑蛮地野人,但他们,终究没有臣服。

忘记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忘记仇恨的民族没有一切。

尽管,曾经的前努门诺尔人,虽然还保留着曾经的语言和习俗,但已经失落了太多太多,变成了如今的野蛮民族登兰德。

而且,如果没有纳尼亚宗教与历史整理,登兰德甚至连自己种族的历史都要被尘封的岁月所遗失。但曾经的前努门诺尔人,现在的登兰德人,却一直没有忘却仇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