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华东水灾-第2/4页

加入书签
    于是李未第二天便返回了中州,按照惯例去拜访了于静姝的亲戚、束教授、汤教授等人,再去鹿乡看看自家分厂,然后便返回了河阳。

    在家里好好休息几天,陪伴下家人之后,李未继续开始工作,今年各家企业的重点一共有两个,第一是维持生产,第二则是培训人才、囤积物资、准备来年的扩张,等南巡之后,姓社姓资的问题将得到定论,改革的步伐将会再次加快,而这就意味着惠农又会迎来一次发展高峰期,不提前做好真牛逼可不行。

    李未最关注的还是育种中心,所以上班后第一站就去了这里,经过多年的积累,如今惠农的育种中心在硬件上已经超过了国内绝大多数同类企业,就连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没有这么阔气。

    毕竟如今国家还穷,每年的科研经费总额看起来似乎不少,但需要的人更多,像撒胡椒面哪样撒一遍就不剩下多少了,哪像李未可以大笔大笔地投入,只要何占海有需要,各种先进设备都想方设法地给他买。

    软件方面和那些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不小的差距,毕竟如今能独当一面的大牛都在体制内工作,不是什么领域都能出现李登海这样几乎完全依靠自学的奇才;不过好在何占海这些年进步很快,工作是越来越顺手了。

    同时江鸣久等科班出身的干将也给他提供了不少帮助,这种帮助不只是技术上的,他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帮育种中心挖了不少人过来,自从科学的春天到来之后,研究人员的日子可不怎么好过,要不怎么会有造火箭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惠农愿意出高薪,还是能吸引一些在官方研究机构不得志的人才的。

    有了这些人帮忙,加上国内首屈一指的硬件条件和薪酬待遇,更重要的是李未时常会过来和他们交流,帮他们少走一些弯路,所以育种中心在种猪、种鸡这两个领域已经慢慢达到了国内前沿水平,并继续追赶那些国际巨头。

    现如今瘦肉型猪和白羽鸡、蛋鸡三个重点项目都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进展,虽然距离那些国际巨头还有一些差距,但比起当初,这个差距可是缩小了不少,估计再有一段时间,就可以试着和他们掰掰腕子了。

    “干得不错,就是有几个方向需要再考虑考虑,比如.......”李未看完他们近期的工作后,进行了评点。

    何占海、江鸣久等人都习惯了这种工作模式,纷纷拿出纸笔开始记录,每当他们的研究遇到瓶颈的时候,李未过来走一圈儿,和他们交流一番,这个瓶颈很快就会被突破。

    “老板,要我说你做生意太浪费了,如果你能专心搞研究,学部委员也不是没可能啊!”李未讲完后,江鸣久有些遗憾地说道。

    这个还真有可能,领先时代近四十年的积累可不是白给的,但李未还是觉得,他现如今的规划对国内农业的促进更大,毕竟他想当学部委员的话,只能在一两个领域深耕,而成为一名农业大亨,则可以支持公司在多个不同的领域同时发展。

    “我要是去当学部委员了,谁给你们挣钱买这些设备?谁给你们提供研究的资金?”李未笑着说道,不管是什么研究,物质都是第一基础,那怕是一张纸、一根铅笔就能搞定的数学研究,那也得给那些数学天才提供轻松优握的工作环境,他们才能静下心来解决各种数学难题。

    如果天天都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操心,那还有精力去破解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庞加来猜想啊。

    “这倒也是,哎,老板你的牺牲实在是太大了!”江鸣久想想也的确如此,只是依旧为李未感到遗憾。

    我现在都是全国首富了,你还说我的牺牲太大了,那到底要怎样才不算牺牲?李未一时有些无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