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此子大才,万万不可送去敌营

加入书签


        老夫子想了想:“就以百姓为题。”

        百姓?这个简单,我上小学就会了。

        季怀安脱口而出:“种春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老夫子点了点头,露出满意的神色。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老夫子表情僵住,顿时头皮发麻。

        北凉国年年征战,苛捐杂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即便四海之内没有闲田,百姓依旧吃不饱。这不正是当下北凉国百姓的现状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后四句一出,老夫子如遭电击,身体微微颤栗着,有种想要跪拜的冲动。

        多么朴实无华的辞藻,不仅画面感十足,而且包含节俭的深意。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好诗,好诗啊。”

        老夫子轻声念着,细细品味着,激动得全身发抖。

        旁边的禁欲系女人的表情也变了,漂亮的大眼睛看着季怀安,仿佛是在看外星人一般。

        她虽不懂诗词,但如此朴实的辞藻还是能听懂的,千古佳作不是吹的,诗词带来的共情感,让她强烈的震撼着。

        特别是在这个农耕时代,除了王公贵族外,所有人都是农民出身,悯农这首诗,太有代入感,太能引起共鸣了。

        良久,老夫子才慢慢平复下激动的心情。

        “这首诗,可有名字?”

        “就叫悯农吧。”季怀安答道。

        “悯农……这名字取得好,取得好。”老夫子的眼眶涌现出泪花。

        再看季怀安时,老夫子的表情又变了,眼神中带着一丝崇敬。

        女人的表情也变了,多了一些柔和。

        季怀安老脸微红,心生惭愧。

        “抄诗装逼,无奈之举,请华夏诗词先贤们勿怪。”

        随口两首诗震慑住了老夫子。

        老夫子看着季怀安,深深地叹息了一声,似是在为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感到可惜。因为他已经知道这个年轻人的最终归宿了。

        接下来,老夫子没有再考校诗词,而是转口问道:“之前看的兵书,可还有印象?”

        “还有一点。”

        南楚国的那些兵书,写得比较粗糙,比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吴子》、《六韬》之类的兵书差远了。

        他几乎没什么印象,但也不能说什么都不记得。

        “对用兵之道,可有感悟?”老夫子又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