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子带着冉冉,一路上走走停停,只要是城镇都会停下来休息买东西,一路上买了很多冉冉的生活用品,还骗人家小姑自己是变戏法的,给了一个储物袋,里面都是冉冉的东西,时不时就把东西拿出来又放回去,哄得小姑娘很高兴。
等到了五里镇,先得去找一下镇上的米老爷,有点事情要弄清楚,这件事比自身功法的问题还要重要。
这天傍晚,二狗子把驴栓在了门口,拉着冉冉上前敲响了米老爷家的大门,门开了探出了半个脑壳“谁呀,这么晚还敲门”
“张管事,小的是米老爷故友之子,家父年纪大了不方便出门,,特地命我来探望故友,家父姓花烦请张管事通报一下”二狗子看到开门的人也是一愣,怎么是这货,当初还昧了自己二十两银子嘞。
“那好,请随我来”张管事听来人是来替父访友的,自家老爷交由广阔,虽然是住在这偏远小镇,经常有不好友人前来拜访,也就没多话,把二狗子两人领了进去。
其实也是巧,已经是深秋马上入冬了,张管事也就闲了下来,今天刚好轮到自己巡视宅子,刚到了门口就听到了敲门声,纳闷哪个不长眼的还敢来告状了不成,支开了门房自己来开门了。
把二人带到了一处小厅,告了声罪,就去禀报米老爷了,也没有让别人去。其实这种事情理应是下人去的,张管事不用掺和,可是偏偏米老爷这人重情义又大方,若来人果真是多年的故友一高兴少不得要打赏来报信的下人,这一来而去的张管事也就摸到了门路,打赏是小讨老爷高兴是大,老爷高兴了,那差事还能少了,差事多了自然也就有油水了,况且多走两步就可能拿银子。
没过一会张管事就回来了,银子没有领到,只是说把人带到书房。张管事也是闷,又要多跑一趟,没办法谁让自己要往前凑呢。
到了书房,二狗子看到一个六十来岁的小老头,烤着暖炉,小几上茶水还冒着热气,手上拿着本书,看的入神。
张管事通报了一声便知趣的退了下去了,米老爷抬眼看到二狗子:“你是何人?我确有姓花的朋友,但是没有你这样的侄子!”
“米老爷可还记得十二年前,一个雪夜,就在这五里镇捡到的一老一少?”二狗子行了一礼,开口反问道。
“嗯~似乎有点印象,是爷孙俩,当时那小孩子七八岁的样子,被老头紧紧地护在怀里”米老了回忆了一会说道。
“一饭之恩,莫敢相忘”二狗子说完就又行了一礼。
“哦,原来是你呀!都长这么大啦!”米老爷欣慰的说道。
“来时匆忙,一点心意~”二狗子从怀里捏着银票就要往外掏
“诶,不用不用,你还年轻留着做个本钱,以后多帮帮别人就是”话还没说完米老爷拒绝的压了压二狗子的手。
米老爷交友广泛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就是乐善好施心胸豁达,再加上也没什么争强好胜的心思,自然在哪里都是混的风生水起,还在郡府里做过官嘞,然后没过几年心里倦了急流勇退之后,就回到了这五里镇做个乡绅大户。
回乡的时候恰好遇到了这爷两顺手捡了回来,老头醒来了只是拉着小孙子给米老爷磕头,说什么一饭之恩,莫敢相忘,米老爷一看还识字就想叫爷孙两留下给自己做个门房知客,也好过饿死在外面,老头不肯,后来给了几两银子也就打发了。当时手下的管事还说这爷孙两不识抬举,
拿了银子就走,也不知什么是知恩图报。
其实米老爷自己也不知道,那老头走出去没多远就不行了,二狗子只能是到了那红山村里落脚,一转眼已经十二年过去了。
推了几次见米老爷不收,二狗子就提了个想法,银子存在米老爷这里,,一部分拿出来盖学堂请先生,一部分当做以后十里八乡的孩子外出游学的费用,米老爷一听也就手下了,自己又贴了一些进去,合起来好大一笔银子呢,后来的好多年这十里八乡的穷苦读书人都念米老爷的好呢。
二狗子在米老爷这里住了一宿就告辞了,自己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自己在递银子的时候偷偷输了两道灵气入体,米老爷身体本来就不错,这两下子不说活到一百多,**十岁是没问题的,毕竟纯善的人是会有好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