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子

加入书签


自古川渝之地高山路险,五里镇是隶属于黄羊郡治下,红山县的边远小乡镇。小镇本就边远,偏偏还处于山肩之上道路崎岖,一年之中有半年都在刮风,估摸着是离天只有五里故名五里镇。

小镇盛产高山黑山羊这黑山羊与普通山羊不同,本就生于高山生长极慢,偏偏又喜欢攀爬与悬崖之上,每天运动量甚大长得更慢了;这羊骨头众不同,是墨色的,小羊羔时是灰色,随着年岁渐长颜色越深,十年之上的黑羊骨头漆黑如墨,自成纹理,经匠人粗粗雕琢做成手串、把件也颇有韵味。味道那自不用说,整天上蹿下跳,渴了饮用山间泉水,饿了吃野草野花;因为地处高山,还有不少野生药材,坊间传闻这黑羊不经味道鲜美还有不可言说的功效;故而郡里的官人老爷们都以这黑羊为宴招待州府来的贵客,临了还送人羊骨头闹了不少笑话。长此以往小镇的黑羊更加出名了。

,虽然边远却还是有不少商旅往来,就为贩这黑羊,只要到了县里这羊价格就得翻一番,若是只挑紧俏的货到了郡里已经不知几何,更莫说到了州府。

在这五里小镇再往山上走才是羊儿们的的天堂。

绵绵的盘山小道之上一群黑羊咩咩作响,伴着少年的呼呵与鞭声离小村越来越近。

赶羊的少年名叫二狗子,爹娘去的早,早先是县里人,还上过几年私塾,后来家道中落,也不知怎滴就来这与世无争之地给黄老爷家放羊,因为识字近里的老牧羊人往来的家书信件都是二狗子代的笔,幸得如此这个外乡人才在村里站住了脚跟。

小村不大十来户人家都是与乡里大老爷签了契约的,这说白了就是每年与乡里老爷放羊,每月都会排管事和账房先生来收羊,相应的发放钱粮,一头羊平均能得三百个大钱和三升豆子,除去草料生病意外摔死的,估摸着还能有一百个大钱的工钱,豆子是给羊长膘的,冬天水草不好温度又地就得加料,粗粗一算十头黑羊就是一两银子。这可比种地来的多,所以村里人也很乐意,毕竟这高原地粮食产量本来就低,无外乎种些甘薯、小麦、荞麦之类的一年还只能种一季,一户人家一年辛苦下来能存个二三两银子那不得累出屎来。家家户户都是几十头,上百头的养,一年只要能出栏十头便是赚的,更别说每天出栏的那一两只头羊,最少也能卖二两银子,若是成色好卖个十两银子也不是不可能。

村西头的老牧羊人,樊老头去年的头羊就被外乡的某个老爷给看中了出了整整十两银子买走了,村里人很是羡慕。

樊老头,本名叫村里人也不知道,老头独自住在村西头,无儿无女的,大家也就叫他老樊,背后也就樊老头樊老头的叫,毕竟当面喊人老头还是拉不下这脸,小村里也没那城里的规矩合礼数,但这脸面还是要的。

这不二狗子刚把羊入了圈,安顿好又来找这老樊了,美名其曰取取经,本来老樊是是不待见二狗子的,你去西山放羊,我就去东山,你在南坡我就去北坡,隔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省的闹心。这个二狗子也是个不要脸的货,每次放羊回来都从西头进村,路过老樊家门前就扯着嗓子毕恭毕敬的问:“樊大爷好!您这忙一天了,要不要帮帮忙做个饭劈个柴啥的?是不是嫌我手艺差,那打打水,扫扫地也行呀!您要不说话我就当您答应啦!”

这是老樊都是不冷不热的回一句:“滚~”

二狗子也是识趣,这老樊滚才开口没到一半呢“得嘞!看样子您忙着,

我回了不打扰您嘞!”

村里人期初还指指点点的,哪有人家天快黑了才扫地的挑水,这活不得大清早干,分明就是不上心,可二狗子这没脸没皮的,愣没听见别人的冷嘲热讽,一来二去的这也就随他去了,就当一乐呵。

刚过小半个月,二狗子又想了个新招,每天在山上放羊闲着也是闲着,什么蜂蜜,蜂蛹,菌子,草药,应季的野果有啥送啥;实在没了那山上的野花也得顺一把送过去,比追小媳妇还勤快。到门口还是老样子扯着嗓子:“樊大爷,今天顺手摘的,我一个人也吃不完过几天这都坏了,您看这放哪。”还不等老樊答应自顾自推门进院里去,也不多啰唆找个轧眼的地儿,放好东西扭头就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