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东西回到酒店我招呼半仙儿:
“哎,你说那数字是坐标,那后面那位驴唇不对马嘴的中国字儿又是什么跟什么?”
“这我哪知道,你的青梅竹马。你俩的小秘密你问我。”半仙儿阴阳怪气的说。
“滚蛋,我跟你说正经的呢,琢磨琢磨,要不然咱这也不知道找什么啊是不是?”我说到。
“那我是真不知道啊,你不是说过就我这脑子瓜子儿那么大么?”半仙儿一摊手说道。
唉,我们肯定不能毫无头绪的跟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我又拿出手机查询目标附近有没有什么跟历史、信仰相关的内容能够参考。“芒砀山”、“梁王陵”、“白云寺”、“应天书院”、“阙伯台”好像都没什么关系的样子。“仓颉墓”,这个好像也没什么关关系。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丝异样,急招呼半仙儿:“那文字再给我看看!”
半仙儿把手机拿出来,“人、口、土、、页”,人、这不就是“仓”字么!“仓颉墓!”我对半仙儿喊道,“是这里,半仙儿你查下仓颉墓在的具体位置!”我招呼到。
“虞城县西北12公里的古王集乡堌堆坡村西北隅…”半仙儿念到。
我急忙拿出手机打开定位app,就是这儿!坐标定位显示的位置基本上就是仓颉墓。瞬间感觉看到了希望。我告诉半仙儿赶紧睡觉,明天一早出发直奔目的地。第二天醒来洗漱完毕,楼下吃了早餐开车直奔古王集乡堌堆坡村。距离也不算太远,按照导航半个多小时就到。该说不说,跟其他景点相比这里是真冷清!停车下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农地和矮墙,墙里围着一个大坟垛和三间简陋的小房子,中间空地上一个又脏又破的拜垫和一个锈迹斑斑的铁香炉。正房前面两颗看不出年份的苍柏,正房里是仓颉的造像,现代产物毫无美感可言。整个区域地方不大,我们直接来到封土前,地上有石头简单铺成的路,前面也放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铁香炉,估计是平时附近的村民来祭奠时所用。这冷清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这么大人物的墓冢。我们慢慢的围着这个大坟垛就这么转悠,大白天的我们也不能对这坟做什么,所以只能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这个冷清的古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老道你过来看!”半仙儿在封土后招呼我。
我溜达过去看见半仙正蹲在地上把石路上的砖头撬开了几块,伸手摸着地上的土。“你看看这!”半仙站起来指着地上。打眼一看没什么特别啊?嗯,不对!我又掀开了几块砖头发下砖头下面有一个圆形的孔洞。“探洞?”我仰起头问半仙儿。半仙点点头,我看看了,探洞很新应该就是这两天打出来的,急忙又把砖头盖上。我们俩人离开仓颉墓回到车上。
“这探洞是新的,证明昨天或者前天有土夫子来过。”我说到
“这穷乡僻壤的并且不知道墓真假呢,而且这么多年有关部门也没有进行发掘土夫子对这儿有啥可惦记的?”半仙不解。确实这仓颉墓在其他几个城市也有,虽然据传说商丘这个是儒家祖师爷孔圣人所埋,但是那故事却一听就是假的。
相传孔子携弟子巡游时,途经虞城县仓颉墓地,看到一颗裸露的颅骨,抱在怀中便跪地痛哭,弟子不解,孔子悲痛之余向弟子解释,他怀中抱着的颅骨上面有四只眼孔,不是造字鼻祖仓颉,又会是何人。于是,孔子命弟子挖坑筑墓,将仓颉的尸骨重新掩埋。这个故事最大的漏洞就在于“四只眼”!仓颉四只眼的传说来源是古籍中记载“仓颉龙颜四目”。这不过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其实从古文献考据仓颉应该是天生双瞳,就好像项羽,而不是真的张四只眼。所以这个故事站不住脚,虽然1978年和1984年,考古队曾对仓颉墓两次勘探,发现有汉代陶片,并探出方格纹、蓝纹、绳纹、附加坡纹、磨光等陶片及灰土、蚌壳等,确定为距今约4000余年的龙山文化遗址。但是也确实无法证明真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