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千万贯-第2/5页

加入书签
        反倒是如今,吕惠卿手中捧着定州窑出的白瓷,一面饮茶,一面观赏盏中悠悠飘摇的细细茶叶,心中竟自然而然多出一份闲情逸致。

        “这叫什么茶?”吕惠卿问。

        “龙井。”

        明远不动声色地回答。

        吕惠卿从未听说过这茶种,因此也不在意,只连声赞了几句好,遂将话题再转回他们刚才讨论的事务之上。

        “远之曾听说过市易法?”

        明远点点头,道:“曾从王元泽那里听说过。”

        吕惠卿一下子有点紧张,心想难道王安石那里对市易法迟迟不动,乃是因为眼前这小郎君?

        但他随即否定了自己的猜测——这怎么可能?

        于是吕惠卿异常诚恳地道:“如今推行市易法势在必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明远一皱眉,赶紧改换了一副迷茫的样子:“我见此前王相公推行新法顺利,想必国中岁入已有所增加,推行‘市易法’,还有必要吗?”

        “自然有必要,如今西北连年用兵,河北防务又不可废,王相公虽然开源,但以如今情势,尚且做不到节流……”

        也就是说,之前青苗等各项新法,为大宋攒回来的家底,还不够西军每年花出去的。

        在西北,王韶主导拓边的熙河路正依靠着屯田力求自给自足,但其余沿边四路供养着禁军数十万,如此巨大的财政负担,朝廷也感为难。

        所以王安石只有另外再找“开源”的法子。

        这也是为什么,已经被搁置了两年的“市易法”,又被提到了台面上。

        “另外,王相公如今已预备在京东路力推方田均税法。”

        “方田均税法?”

        明远闻言不免震动,声音里带着震惊,眼神也不由自主地投向吕惠卿。

        方田均税法,说白了就是“丈田”加“均税”,先清理丈量土地,然后再按照清丈完的土地面积与质量重新定税。

        这在明远看来,是一项于国于民有大功的新政,但它的问题是:得罪人,实在是太得罪人了。

        这“方田均税”的核心在于“方田”,也就是重新清丈田地,确认归属。北宋的农村社会阶层两极分化严重,地主豪强依靠各种“隐田”逃税,最终税赋都担在了中小地主和农民身上。

        清丈田地,能够让那些“隐田”毫无遁形,让逃税的豪强们重新缴税,从而让税赋收入增加,让贫苦小农所背负的税赋重担有所减轻。

        但这种做法,将严重损害了地主大豪强这个阶层的利益,要知道,地主豪强之所以能够占据这么多的田地,多半是子弟中有出仕做官的,又或者干脆就是宗室、外戚。

        而王安石现在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偏偏挑了这些势力最强大最顽固的京东路来试行这项新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