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千万贯-第3/5页

加入书签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明远一看就明白了为何苏轼看得如此认真。

        “是欧阳永叔公的词作?”

        这是欧阳修所写的一首《朝中措》1,专为扬州太守刘敞所写。

        苏轼点了点头,突然看了看明远,笑道:“六一居士说得太对了,‘行乐直须年少,哪里还等衰翁’?“

        说着,他便扯着明远的衣袖往平山堂外走,一面眺望眼前盛景,一面遥想欧阳修当年在平山堂上饮酒的盛况:“听说欧阳永叔公当年命人去邵伯湖里采了很多荷花,呼朋唤友到此,在这平山堂上击鼓传花,花传到谁的手上,谁就饮酒赋诗……”

        “往往玩到深夜,这才披星戴月而归,所以就有了‘坐花载月’的典故。”

        明远遥想此情此景,也觉得欧阳修当年这太守当的,着实是风雅到了极致。

        可是这等盛景与雅事,比起日后这里所遭遇的兵燹之灾……

        明远忽然心中一动,想要尝试一下,于是开口:“子瞻公,我亦听过一首关于他人为这扬州的小令,堪称绝唱。”

        苏轼听见“堪称绝唱”这四字考语,已近乎心痒难搔,赶紧道:“远之诵来听听。”

        明远偏头回忆了一会儿,说,“该词作者是亲临扬州,见到扬州的景象,颇多感触,才会写下这一首小令。”

        他缓缓开口,慢慢吟诵着。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扬州城附近的竹西亭是这一带远近闻名的盛景,吸引不少人来探幽访胜,比最近几年新修的平山堂还要有名些。开篇工整,词句又清雅空灵,苏轼听了起始,便兴致盎然,连声催促明远往下说。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此句一出,苏轼挑眉,顿时觉出不对来。春风十里扬州路,本应是红尘繁华,怎么可能只是一片荠麦青青的乡间景象?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仿佛冷风袭来,一阵寒意,瞬间从头到脚。

        苏轼站在平山堂前,竟然完全不敢相信自己耳边听见的。

        “远之,你能否说清楚一点,什么是‘自胡马窥江去后’?”

        胡马窥江,自然是指外族入侵,一直打到了长江边上。

        然而苏轼又不是没读过史书,近代除了五胡乱华时前秦苻坚率八十万大军列阵淝水畔之外,他还难以想象,外族入寇,入侵中原,一直打到了如此南方。

        除非是……古人所写?但苏轼想想也不对,这是一首“小令”,度曲牌写词,是唐宋才有。因此不可能是唐代之前所作。而盛唐文人做起怀古诗,绝不可能是这般气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