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千万贯【加更】-第2/5页

加入书签
        那些被派到明远身边的人,比如千里迢迢跑去京兆府还债的商人,还有现在特地从杭州赶来投奔的管事,对明高义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但明高义在他们的生活中地位非常重要,以至于让这些本时空的“土著”都能感受到明高义的真实存在。

        但事实真相是什么?

        ——明远自己也不知道。

        此刻面对靳管事,明远不打算多透露什么,只是问对方:“家中大人这次遣你来京城,是为了何事?”

        上次明高义给明远的“信件”上,没有提过这名管事。所以此人很像是试验方在那之后专门打的一个“补丁”。

        “小东家,小人此次来汴京,就是经由明东翁指点,来小东家这里学记账的。”

        靳管事非常诚恳地回答,同时眼中流露出诚挚的期待。

        明远险些笑出来。

        试验方还真是喜欢一举两得啊!

        所谓“学记账”,是明远下定决心前往杭州时,也同时做出决定:他要在前往杭州之前,教自家产业下所有的账房与管事学会使用两件工具。

        大食数字和复式记账法。

        大食数字就是阿拉伯数字,原本由印度地区发明,如今早已传入阿拉伯地区。据说在盛唐时,这种数字曾随着佛学东渐传入中国,但没能流行起来。

        明远就打算给管事们多一个选择——他们既可以使用中文体系内的数字用来运算,也可以使用大食数字。他们觉得哪个简便就用哪个。

        但复式记账法他强制自己名下所有产业的账房与管事使用。

        这是因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法可以有效控制会计差错和人为造成的**。

        明远当初只将这种记账方法教给了他名下刻印坊的账房,这账房听时只觉得麻烦,但一试之下,便知道利害:铜钱往来、货物出入库房、收入、支出……自有一层逻辑约束住账目。

        以往账房中可能会存在货出去了但是账没记的情况,但是铜钱一进来,或是应收赊账一记上,账目两边自然对不平,这就要求账房去核查。

        这要换做是以往的记账法,漏记一项,可能根本无人察觉。但是复式记账法就不一样了。

        传授复式记账法的工作,明远直接交给了刻印坊的那位账房先生,让他办了一个小班,向明远名下各产业的账房与总管事/掌柜开班授课。

        明远的堂兄弟明十一也在“学生”中,而且每次都特别认真地记笔记。

        这令所有的账房与管事都非常重视此事——天啦,连东家的亲眷都努力在学!这一定是好东西。

        无巧不巧,此次“山阳-汴京公路”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在展示给各家豪商的预算之后,明远也附上了一张用复式记账法记录的山阳镇公路修造财务状况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