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百万贯-第4/5页

加入书签
        为什么大家都想到一起去了?

        要知道军器监的冶炼作坊也在山阳镇。

        史尚却觉得很自然。

        “因为那里运输最便宜。有陆路通往徐州,您不是让我打听了,徐州也出石炭吗?就算是徐州的石炭不成,河东太原府那里过来的石炭送到山阳也很便宜,还不用绕路。”

        “小人一想,山阳离宫家的玻璃作坊也近啊!两边的人手能相互照应。”

        这样明远在城外的产业就能连成一片。

        “杨管事说了,成品要送进炭行里发售的。山阳镇靠着汴河,冬季里最是便宜。”

        明远立即打住喊停:“冬季里汴河难道不上冻吗?怎么又说运输便宜呢?”

        史尚顿时一笑,鬓边簪着的那一朵在“小阳春”里开放的山茶花也跟着一起微微发颤。

        “您有所不知,就是得上冻,冻得越硬实越好。若是河不上冻,河道里全是走船的,那才叫麻烦!卸货的船只堵在码头跟前,一两天都不能靠岸的情形,也是有的。”

        明远:啊?

        听史尚解释,他才明白,原来汴河表面结冰以后,时人竟然能直接在冰面上运货。

        在冰面上运货,用的是一种名叫“冰床”的物品,扁平底,或是在底部加装两条长直的木条。冰床上安有辕子,可以套马,甚至小型一点的冰床还可以套狗。

        这在明远听起来,倒像是本时空里“爬犁”的模样。

        有了这种工具,在冰面上运货甚是便捷。据说有人曾经造出比河中行驶的货船还要能装的冰床,再将好几架冰床穿在一起,在结了冰的河面上连绵不绝,蔚为壮观。这么些货物,却只要两马,最多时四匹马就能拉动。

        明远听得心驰神往,心想古代人竟能利用冰面摩擦力小的特点,造出这样的交通工具运输物品,果然才智并不逊于后人。

        那么他就很放心,表示可以接受这个地点了。

        只是史尚突然问起:“郎君,您想不想去山阳看一看准备赁下的院子?”

        明远顿时头疼起来,连连摇头:“不,我不去看了。”

        有杨管事在,按照过去在长安城蜂窝煤厂的各项要求,完全再造一座蜂窝煤厂出来,并不是什么难事,不需要他时时去盯着。

        史尚想想也是,便点头应了。到时租赁立契、雇佣帮工,就都由他和杨管事一起与官府打交道。

        只不过史尚完全不明白明远的心思:但凡换了另外一个城镇,他都会去的,可偏偏是山阳。

        不出明远所料,三天之内,米芾与薛绍彭就成了至交。

        他俩品味相同,意气相投,又都性情率真,不喜约束,一见之下就相见恨晚,好得和一个人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