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谈判-第4/5页

加入书签
        如此尴尬的气氛持续了那么片刻。最终齐王长长嘘气,终于还是挥一挥手,让文士继续念下去。

        ——他反复思虑数次,勉强猜出了这是孟子所谓“斧斤以时入山林”的调调,大概南朝的那个衡阳王笃信孔孟儒术。至于什么“水土流失”……齐王拒绝思记考这种东西。

        眼见顶头上司暗示,文士清了清喉咙,继续往下念去。在斥责了水土流失以后,衡阳王又火力全开,列举了江南百姓被洪水冲毁田地的惨景(齐王张了张嘴,到底没有问砍树和洪水有什么关系),严词要求北朝注意涵养树木水源,毕竟……

        文士盯着信件的最后几行,眼睛似乎都突了出来。

        如此迟疑数次以后,他终于抖着嘴唇念出了声:

        “绿——绿水青山,就,就是,是金山银——山?”

        ·

        虽然衡阳王殿下的书信把营帐内足足整沉默了一刻钟,但在大家勉强清醒以后,谈判还是顺利进行了下去。北朝被衡阳王的暴力威慑,南朝人力不足,彼此都有妥协的需要,所以反复拉扯以后,双方达成了一个初步共识——齐王将北朝大军撤走,而南朝同意开放两岸之间的贸易、善待北朝俘虏,并保证北朝京城的安全。

        至此,杜衡与易诚出使的目的算是达成。两人告辞离开时,齐王又指派了一位北朝宗室为交涉的特使,与他们一同南返。

        这北朝宗室姓元名安,原本已是五十来岁,难以走动的人了。这一次主动请缨,一面是皇室无人,为国分忧;另一面却也是挂念私情。他与杜衡易诚等稍作寒暄,立刻就拱手恭谨行礼,说自己的外甥女杨婵曾经嫁入南朝后宫,不知是否安好?

        杜衡对此当然一无所知。倒是易诚陪着王先生整理过后宫名册,仔细回忆之后终于有了印象,迟疑道:“之前清理宫闱,似乎有一位杨婵杨充华,莫不就是尊驾的外甥女?”

        听到这句,元安登时大为伤怀,几乎滴下泪来。他叹息着告诉易诚,说自己这外甥女本是名门出身,秀外慧中,但性子娴静忍让,在后宫中饱受欺凌,长久苦闷心中郁结,这几年来已经卧病在床,奄奄一息。若不是母家还有一点权势,怕不早就是老死冷宫的命。

        “我那外甥女入宫就是充华,而今五六年过去,位分还是充华,这不就是在后宫生生熬到死么?”元安叹息道:“不敢动问尊使,我这外甥女……还好么?”

        说着还好,神色却甚是郁郁,俨然是觉得南朝风云突变,自己那个甥女命途多舛,保住一条命就不错了。

        易诚迟疑了片刻,努力回忆了一阵——他在后宫见过那位杨充华一面,确实是像纸片一样纤瘦憔悴的女子……但日后整理名单,隐约记得那个杨充华擅长击筑,被编入了什么“失传乐器组”,每月有六千钱的月俸……

        “——应该还——还好?”

        ·

        杨婵打了个寒噤,墨玉似的妙目里满是恐惧。

        她哆嗦着抬起双手,但抖着手腕伸了几次,却始终没有勇气凑近自己的面庞。她细白的牙齿咬住了嫣红的樱唇,勉强忍住喉咙里一声悲鸣,眼眶中已经有了火辣辣的泪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