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北宋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道:“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八月十八日一早,金风送爽,秋色宜人,郎独行一家人收拾齐整,径往钱塘江口而去。
那一日,恰逢朝廷派遣兵部侍郎检阅江浙水师,地方官员就城外江边浙江亭子上,搭彩铺毡,大排筵宴,款待朝廷大员观潮。
陪宴官非止一员。只见把总领着衣着整齐的水军,盔甲耀眼,旗帜鲜明,乘着战舰,于水面奔突往来,施放着五色烟火炮,一派浓重的节日气氛升腾而起。
那些豪家贵戚们,沿江搭缚着彩幕和看台,绵绵延延三十馀里。
金秋的阳光照在江面上,如同给江面铺上了锦缎似的。
市井出身的弄潮儿,共有数百人,手执彩旗,追波逐浪,蹈浪争雄,水间出没,肆意游戏。共有蹈滚木、水傀儡等诸般伎艺。
钱塘江口的海塘上,红男绿女,游客群集,个个兴致盎然,人人争睹奇景。
但见:迎潮鼓浪,拍岸移舟。惊湍忽自海门来,怒吼遥连天际出。何异地生银汉,分明天震春雷。遥观似匹练飞空,远听如千军驰噪。吴儿勇健,平分白浪弄洪波;渔父轻便,出没江心夸好手。果然是万顷碧波随地滚,千寻雪浪接云奔。
岸上观潮者不时大声叫好,端的是欢声雷动,热闹非凡。
那郎娟娟自幼待字闺中,每日只是做做女红,读读诗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何曾见过如此热闹的阵势,高兴的小脸蛋绯红绯红的,粉嫩的巴掌也拍红了。
郎独行一家人随着众人挨挨挤挤,又来到了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此处的潮势最盛,且以齐列一线为特色,故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誉。
但见潮头初临时,天边闪现出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练,伴之以隆隆的声响,酷似天边闷雷滚动。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宛若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万头攒动,振翅飞来。潮头推拥,鸣声渐强,顷刻间,白练似的潮峰奔来眼前,耸起一面两丈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倾涛泻浪,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
潮涌至海塘,更掀起几丈高的潮峰,果然“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这一簇簇声吞万籁的放射形水花,其景壮观,其力无穷,把郎独行一家人震撼得张口结舌,郎娟娟更是花容失色惊叫连连。
一家三口最后随着游人来到了一个去处,叫做“团围头”。因海潮在那里团团围转,四面都看见潮头,故名“团围头”。后人讹传,谓之“团鱼头”。
这个地方,潮势阔大,多有游人贪看潮水,却又立脚不稳,反被潮头卷下水去,丢了性命。
却说郎独行一家正在众人熙熙攘攘之中,叽叽喳喳话家常之际,忽听得说:
“潮来了!”
话犹未绝,耳边忽然响起山崩地坼之声,潮头有数丈之高,猛然间一涌而至。有诗为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八月十八日一早,金风送爽,秋色宜人,郎独行一家人收拾齐整,径往钱塘江口而去。
那一日,恰逢朝廷派遣兵部侍郎检阅江浙水师,地方官员就城外江边浙江亭子上,搭彩铺毡,大排筵宴,款待朝廷大员观潮。
陪宴官非止一员。只见把总领着衣着整齐的水军,盔甲耀眼,旗帜鲜明,乘着战舰,于水面奔突往来,施放着五色烟火炮,一派浓重的节日气氛升腾而起。
那些豪家贵戚们,沿江搭缚着彩幕和看台,绵绵延延三十馀里。
金秋的阳光照在江面上,如同给江面铺上了锦缎似的。
市井出身的弄潮儿,共有数百人,手执彩旗,追波逐浪,蹈浪争雄,水间出没,肆意游戏。共有蹈滚木、水傀儡等诸般伎艺。
钱塘江口的海塘上,红男绿女,游客群集,个个兴致盎然,人人争睹奇景。
但见:迎潮鼓浪,拍岸移舟。惊湍忽自海门来,怒吼遥连天际出。何异地生银汉,分明天震春雷。遥观似匹练飞空,远听如千军驰噪。吴儿勇健,平分白浪弄洪波;渔父轻便,出没江心夸好手。果然是万顷碧波随地滚,千寻雪浪接云奔。
岸上观潮者不时大声叫好,端的是欢声雷动,热闹非凡。
那郎娟娟自幼待字闺中,每日只是做做女红,读读诗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何曾见过如此热闹的阵势,高兴的小脸蛋绯红绯红的,粉嫩的巴掌也拍红了。
郎独行一家人随着众人挨挨挤挤,又来到了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此处的潮势最盛,且以齐列一线为特色,故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誉。
但见潮头初临时,天边闪现出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练,伴之以隆隆的声响,酷似天边闷雷滚动。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宛若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万头攒动,振翅飞来。潮头推拥,鸣声渐强,顷刻间,白练似的潮峰奔来眼前,耸起一面两丈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倾涛泻浪,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
潮涌至海塘,更掀起几丈高的潮峰,果然“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这一簇簇声吞万籁的放射形水花,其景壮观,其力无穷,把郎独行一家人震撼得张口结舌,郎娟娟更是花容失色惊叫连连。
一家三口最后随着游人来到了一个去处,叫做“团围头”。因海潮在那里团团围转,四面都看见潮头,故名“团围头”。后人讹传,谓之“团鱼头”。
这个地方,潮势阔大,多有游人贪看潮水,却又立脚不稳,反被潮头卷下水去,丢了性命。
却说郎独行一家正在众人熙熙攘攘之中,叽叽喳喳话家常之际,忽听得说:
“潮来了!”
话犹未绝,耳边忽然响起山崩地坼之声,潮头有数丈之高,猛然间一涌而至。有诗为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