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米见状心里一愣,早上不还好好的,怎么又要坐轮椅了,还需要人抱了?
萧亚军眼角抽了抽,也不好说什么。
飙演技是吧!
……
萧亚军也没多走,出了报告厅,让吴楚之推着曾慧娴,在蜀大的荷花池边上找了个阴凉处坐了下来。
“曾大姐,我听说你这身体不太好,可没想到,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你还有几年退休来着?”
都在一个学术圈子里,这么多年多少也打过交道,曾慧娴年长几岁,萧亚军也就一直这么叫着。
曾慧娴心里冷哼一声,是想说我身体不好,没精力带徒弟了是吧。
“我这身子骨倒也还行,还能撑着把这两个徒弟带毕业。老萧,倒是你这一天天的,又是搞行政,又是参知政事的,有一段日子没有带学生了吧?”
萧亚军闻言,不以为意,笑着说道,“您这个大姐啊,我也不给你兜圈子了,你这徒弟我看上了。”
“你说看上了,就来抢?天下可能没这本书卖吧?”曾慧娴没好气的说道。
萧亚军不以为忤,摆了摆手,“曾大姐,你误会了,我呢,确实见猎心喜。但也不会做抢别人徒弟的事。
不过,我有个提议,你不妨考虑考虑?”
曾慧娴愣了一下,脸上似笑非笑的问道,“哦?什么提议?说来听听。”
萧亚军快速的说道。“吴楚之由我们俩共同培养,双博士学位,蜀大的经济学,燕大的管理学,我这边函授、集中授课、电话授课都行,你看怎么样?”
曾慧娴沉吟了片刻,疑惑的望着萧亚军,“老萧,你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我怎么有点听不懂啊。”
难不成天上有掉馅儿饼的事?
双博士学位、三博士学位,甚至8个博士学位的事情,在这世界上都有过。
但那是国外。
国内,双博士学位非常的少见。
因为国内的学位机制与国外完全不同。
国内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的是申请考核制。
符合攻读博士学位的要求,要先申请,拿着推荐信找博士生导师,导师评估认可后,愿意接受你,你才取得了考博的资格。
别高兴得太早了,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博士入学考试。
这个考试是招生单位自主考试,不是全国统考,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被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所以,入学要过两关:一导师关,有博导愿意带你;二考试关,你还要考上。
有人能解决考试关,却解决不了导师关,有人能解决导师关,却没法解决考试关,都只好望博兴叹了!
而且单单一个申请时间,就可以让人放弃双博士这个念头。
国内申请时间:一般为每年12月;考试时间次年3月,面试时间4-5月。
而国外的申请时间则没有固定的说法,随走随读。
所以在国外,你可以海撒网,一次性申请100个学校都没问题,只要你能拿到Offer。
但在国内,不好意思,没有导师的同意,你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众所周知,在国内,研究生,无论硕博,都是导师的马仔,来就是干活的。
博士生的任务就是让导师变成杰青、博导、院士,虽然话难听但是有道理。
所以,导师一看你是想双博士,不好意思,出门左转,下一位。
在曾慧娴看来,即使萧亚军再看重吴楚之,也是觊觎吴楚之的论文实力。
这一点,也是当时答辩时其他教授所看重的。
因为吴楚之的理论足够的创新,而且更难得的是,他的理论与华国国情的契合。
吴楚之还不知道,斯文森也忽视了一点,在华国甚至世界,他吴楚之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化管理的人。
林一夫等人甚至从吴楚之的理论中,看到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这样一个新理论学派的诞生苗头。
谁不希望自己手下有个刷核心期刊跟玩似的徒弟?
或者退一步说,萧亚军层次高,格局大,看重的是吴楚之能给他们燕大带来的声誉。
但是双博士学位,能给燕大带来什么?
二分之一的荣耀?
恐怕都不尽然。
燕大给出来的是管理学博士学位,和经济学有什么关联?
也就是说吴楚之在经济学上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和萧亚军或者燕大没有任何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萧亚军眼角抽了抽,也不好说什么。
飙演技是吧!
……
萧亚军也没多走,出了报告厅,让吴楚之推着曾慧娴,在蜀大的荷花池边上找了个阴凉处坐了下来。
“曾大姐,我听说你这身体不太好,可没想到,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你还有几年退休来着?”
都在一个学术圈子里,这么多年多少也打过交道,曾慧娴年长几岁,萧亚军也就一直这么叫着。
曾慧娴心里冷哼一声,是想说我身体不好,没精力带徒弟了是吧。
“我这身子骨倒也还行,还能撑着把这两个徒弟带毕业。老萧,倒是你这一天天的,又是搞行政,又是参知政事的,有一段日子没有带学生了吧?”
萧亚军闻言,不以为意,笑着说道,“您这个大姐啊,我也不给你兜圈子了,你这徒弟我看上了。”
“你说看上了,就来抢?天下可能没这本书卖吧?”曾慧娴没好气的说道。
萧亚军不以为忤,摆了摆手,“曾大姐,你误会了,我呢,确实见猎心喜。但也不会做抢别人徒弟的事。
不过,我有个提议,你不妨考虑考虑?”
曾慧娴愣了一下,脸上似笑非笑的问道,“哦?什么提议?说来听听。”
萧亚军快速的说道。“吴楚之由我们俩共同培养,双博士学位,蜀大的经济学,燕大的管理学,我这边函授、集中授课、电话授课都行,你看怎么样?”
曾慧娴沉吟了片刻,疑惑的望着萧亚军,“老萧,你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我怎么有点听不懂啊。”
难不成天上有掉馅儿饼的事?
双博士学位、三博士学位,甚至8个博士学位的事情,在这世界上都有过。
但那是国外。
国内,双博士学位非常的少见。
因为国内的学位机制与国外完全不同。
国内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的是申请考核制。
符合攻读博士学位的要求,要先申请,拿着推荐信找博士生导师,导师评估认可后,愿意接受你,你才取得了考博的资格。
别高兴得太早了,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博士入学考试。
这个考试是招生单位自主考试,不是全国统考,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被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所以,入学要过两关:一导师关,有博导愿意带你;二考试关,你还要考上。
有人能解决考试关,却解决不了导师关,有人能解决导师关,却没法解决考试关,都只好望博兴叹了!
而且单单一个申请时间,就可以让人放弃双博士这个念头。
国内申请时间:一般为每年12月;考试时间次年3月,面试时间4-5月。
而国外的申请时间则没有固定的说法,随走随读。
所以在国外,你可以海撒网,一次性申请100个学校都没问题,只要你能拿到Offer。
但在国内,不好意思,没有导师的同意,你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众所周知,在国内,研究生,无论硕博,都是导师的马仔,来就是干活的。
博士生的任务就是让导师变成杰青、博导、院士,虽然话难听但是有道理。
所以,导师一看你是想双博士,不好意思,出门左转,下一位。
在曾慧娴看来,即使萧亚军再看重吴楚之,也是觊觎吴楚之的论文实力。
这一点,也是当时答辩时其他教授所看重的。
因为吴楚之的理论足够的创新,而且更难得的是,他的理论与华国国情的契合。
吴楚之还不知道,斯文森也忽视了一点,在华国甚至世界,他吴楚之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化管理的人。
林一夫等人甚至从吴楚之的理论中,看到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这样一个新理论学派的诞生苗头。
谁不希望自己手下有个刷核心期刊跟玩似的徒弟?
或者退一步说,萧亚军层次高,格局大,看重的是吴楚之能给他们燕大带来的声誉。
但是双博士学位,能给燕大带来什么?
二分之一的荣耀?
恐怕都不尽然。
燕大给出来的是管理学博士学位,和经济学有什么关联?
也就是说吴楚之在经济学上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和萧亚军或者燕大没有任何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