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帝王之乐-第2/3页

加入书签
    他不需要防范这位王兄,因为他相信李豫能做的极好,正好也发挥他处理政务的长项。

    海内闻之,都道谷雨胸怀大度,能容兄弟,可谓明君。

    李豫感叹谷雨如此善待自己,不胜感激,也知道谷雨有军权在手,所以将独孤家的苗军遣返回去,从此便死心塌地,辅左于他。

    此外,谷雨注意到李隆基还好好地活着呢。

    大概是谷雨给李亨的压力太大,李亨总担心自己会有一天如李隆基那般做太上皇,所以对李隆基一直很好。

    高力士和陈玄礼也一直陪着他。

    所以李隆基一直活的挺自在,他现在是无上皇,每日住在兴庆宫玩弄音乐,虽然已经八十多岁了,但头发由白转黑,精神愈加健旺。

    可能是无心无肺吧。

    谷雨派人审问太后张良娣、侍女何灵依,从她们口中彻底明白了沉家一门灭门真相,将二人处斩。便命人将沉珍珠、慕容林致从洛阳接到长安,将真相告诉沉珍珠之后,便封她为皇后,慕容林致为贵妃,又先后纳二十多个良家少女充实后宫。

    掌控局势后,谷雨和李泌、刘晏等人商议,开始选拔人才,大力发展工商。

    虽然反对的人很多,但是谷雨明白,反对的人不是反对从商,而是反对国家打破他们垄断。

    是以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有敢跳脚立刻压下去。

    同时将科举改成湖名制。

    这个反对的并不太多。

    毕竟如今科举湖名制针对的是山东门阀,他们在大唐任何时代都是收到相对压制的,而关陇门阀……被安禄山杀了很多。

    因为谷雨励精图治,朝中无论是新老官员都有一种努力干活的气象。

    但是也有人例外。

    还是齐王旧人。

    大诗人李白。

    这位先生经常跳来跳去,经常在朝堂上,或者私下酒宴上,突然就蹦出来说:“陛下,臣有济世之策。”

    每次到了这一步,谷雨和大臣们都不由自主的抚摸额头。

    又来了!

    他又来了!

    你还不能不听,人家是高官显贵,否则他一激动,再写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词,大家可都要在历史上成了反派角色了。

    最后没办法,谷雨便重建昭文馆,让李太白去主持了。

    或许是之前天下大乱,死人太多,又或许着谷雨的治理,大唐天下重新进入了治世。

    过上两年,国库里就有了盈余。

    又过两年,便能看到开元盛世的景象了。

    而且比开元盛世强的是,那些豪门贵族家里的奴婢少了很多很多。

    天下间的寺庙,以及寺庙里的和尚也少了很多。

    太多的人去种地,去经商,去开工坊,去当兵打仗、

    在把回纥、契丹、奚族打的奄奄一息,又收复南诏之后,谷雨把打通西域的计划提上日程。

    那里还有留守西域的安西军呢。

    谷雨可不想他们成为白头军!

    打通西域,就得狠揍吐蕃。

    于是谷雨开始重用提拔仆固怀恩,以他为主帅,联络吐谷浑、党项、回纥、南诏等诸族武士,加上精锐汉军,对吐蕃实施围剿政策。

    花了两年时间,先后共歼灭吐蕃军队三十万,几乎干掉了吐蕃一代年轻人。

    赤松德赞只得全线退缩。

    大唐终于连通了西域,谷雨也亲至兰州,迎接换防后的长征健儿回国。

    又过了两年,南霁云率军深入高原,将赤松德赞生擒活捉,送到长安城之后,谷雨封其为右武卫大将军。

    八十五岁的李隆基听说后,出头攒局,喊来了谷雨及十几位显贵大臣,及诸王、王妃、公主等,在兴庆宫摆下酒宴,喝一半李隆基不顾老态龙钟,敲起了羯鼓,谷雨很识趣的弹起了心爱的土琵琶,唱起了动人的歌谣。

    最后是赤松德赞跳起了很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虽然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远远比不上安禄山当年的胡旋舞,但大家都鼓掌大乐,李白看后诗兴大发,当场作诗道:“吐蕃乐、吐蕃乐,出自大唐西南角……”

    眼看着国家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谷雨颇为欣慰,这特么才是大唐该有的样子。

    就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