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国子监的难处-第2/3页

加入书签
当时的天子文帝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就想起了儒家。我们儒家主张修身养性,人伦五常,更是提出治国平天下的报国思想,正适合用来教化万民。

所以文帝号召天下有学之士,共聚京城,亲手设立了国子监,从此以后大尊儒术。他设立国子监目的有二,一是靠着这些才子宣扬儒家思想,二是从中选拔治国之才,为他所用。

至此,国子监经过几朝的发展,声势到了鼎峰。既成了宋朝的儒林旗帜,也是朝中一股新崛起的势力,打破了勋贵武将把持朝政的局面。

声威最隆之时,朝中官员十之**皆出自国子监,几乎掌握了朝廷官员的任命和升迁。

正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正因为国子监权势过大,慢慢的就成了皇家的心头之患。

近几朝,皇家先是设立太学,与国子监分庭抗礼。太学招收的都是些勋贵武将弟子,本来就与我们儒家有旧怨,加上皇家授意,成立以后对我国子监多有打压欺辱。

接着又从各州、郡、县学选拔人才,委以重任,经过几任君王的清洗弃用,国子监在朝中几乎无人任要职,尽是些虚位,连朝政议事都没资格参与。”

这再正常不过了,威胁到了皇权,不针对你才怪了。云峰估计这些国子监出身的官员,肯定也有些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之嫌,这样皇家当然要对付你们咯。

“张大人,我一直常说,卖身皇家一定要做好一个觉悟,什么呢,就是做好当夜壶的准备。

你想想看,你半夜尿急,这时候身边有一个夜壶。

你是不是心存感激,想着幸好有这个夜壶,巴不得搂在怀里。

但是你第二天醒来,看着这肮脏玩意,心生厌恶,恨不能马上丢到一旁,再也不要看着它了。”

“对,对。先生说的太对了。如今国子监就是那人人嫌的夜壶,不仅用的人不喜,就是倒夜壶之人都嫌脏手,巴不得踩上两脚。”

“所以嘛,张大人我劝你放平心态,知足常乐。现在不是挺好的嘛,你祭酒当着,喝酒饮茶,多逍遥自在,管他什么皇家不皇家呢。”

“先生你误会我了。老朽一把年纪,当然知道势不可逆,凡事不可强求的道理。早就绝了争权斗利的心思。

只是现今国子监到了即将覆灭之际,我若再不奋力抗争,这百年基业可就毁于我手了。”

“张大人,你说的太夸张了。我一路看来,国子监之内安静祥和,没什么异常啊。”

“哎,先生看来还是不信。”

云峰看着张祭酒又深叹了一口气,接着沉默良久一直不开口,他也不急于接话,悠闲的喝上一口茶,你不说那就耗着呗。

看云峰油盐不进,张大人像是下了决心般,开了口。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好吧,以下所言,请先生万万保密。否则不仅老朽性命不保,国子监众人怕是无一人能幸免。”

张大人这话一说,云峰顿时不想听了,看这架势,事情肯定小不了。可是还没等他起身,张大人就急急把大门一锁,按住了他。

得,走不脱了,又要被迫营业。

“飞扬,可知当今天子是谁?”

这称呼一出,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平辈呢。什么事值得张大人如此谦卑啊,还自降身份攀交情。

“文宣帝嘛。这算什么秘密不成?”

“不错,你可知当今圣上为何用此年号?”

“不清楚。”

听着云峰的口气不佳,张大人也不卖关子了。

“文宣,一听就知晓了。重文轻武,他一即位就主张罢兵休戈,对北族多有退让,不愿与他们刀兵相见。虽然于大来说,有辱国威,但对国子监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对啊,这不是国子监的转机吗?他是皇帝,又偏重文治,国子监兴许有机会东山再起。”

“哎,有这么简单就好了。他虽偏好文治,却不看重我国子监治国兴邦的学识,喜好的却是抒情写爱的靡靡之词。

只有在宴乐之时,他才召我们进宫,做那歌功颂德的骈文和席间玩乐的词曲,以供消遣娱乐。”

云峰早就听说这皇帝贪图享乐,偏安一隅了,没想到到了这样的地步。国子监乃是儒林圣地,不重用这些学子的才学,却让他们当御用填词师,真是暴殄天物。

张大人怕云峰还不明白其中的关键所在,继续解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