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神之衔接!

加入书签


    局间休息,孔振东一边擦汗,一边听李慕华教练讲解战术。

    “这局球你打的不错,反手其实已经限制了王滔的发挥,只是在最后关键球的处理上,王滔经验更丰富。”李慕华教练宽慰孔振东,担心他因为输掉全国锦标赛以来第一局球心理波动。

    孔振东心态还是调整的不错。王滔本来就是他很钦佩的大哥,他球路多变,又是个人来疯的状态型选手,被他赢一场都不出奇,更别说只是一局。

    在前几场比赛里,往往是自己在关键球使用杀手锏,将胶着的平衡打破。今天王滔的时机把握的更好,正手优势也发挥的更充分。

    见孔振东没有气馁,李慕华教练开始讲第二局的应对:“现在局势很明朗,王滔反手被你彻底压制,正手拉冲有一定优势,却没你反手那么大。因此你的第二局打法就把他当直板单面打法来打,反手压成功了,就能赢球。”

    第二局孔振东开局发五球。

    球路相当明确,贯彻教练意图,坚决压制反手。

    张希林教练笑着道:“兴邦,孔振东这个小伙子很有意思啊。打法很有针尖对麦芒的压迫感。第一局球开球就是被王滔压反手的。他不妥协,不迂回,就是干!这种硬朗的球风,再配合稳健的打法,前途不可限量啊!”

    米兴邦笑着点点头。张希林的视角胸怀果然与自己类似。一般的教练,看一个少年苗子,更多的关注他打法是否先进,能否拿冠军。

    到了米兴邦与张希林这个层次。他们更关注这个队员以后在国乒发展长河中,是个什么地位。

    陈伟星,陈志斌,王飞之流,都是打法沿革中的代表人物。

    马文华,陈龙灿,王滔,他们属于能够刻上一定时代烙印的顶尖国手。

    米兴邦与张希林,他们选拔年轻苗子,除了考虑他未来能否成为世界冠军,更要考量他们会是哪一类的球员。

    米兴邦内心,对孔振东,对刘国棒,有更高的期待。

    大多数队员球如其人,稳健性球风,打法也偏保守。

    抢冲型球风,打法也失之稳定。

    像孔振东这样球风硬朗凌厉,打法却又稳健圆润的球员,确实万里挑一。

    第一局球王滔虽然最后关键球正手发威拿下,但实际上整体对抗并不占优。

    第二局就是孔振东技术全面与王滔特长突出的对抗。

    孔振东坚持自己两面打一面的战术,把反手生胶借不了力的王滔当直板选手那么打。

    王滔的移动与步伐,却是远远弱于直板选手的。

    可王滔也没处在绝对弱势。

    国际乒坛的对决,很多时候,都是特长突出的打法,在一场比赛中,比技术均衡性选手更能拿分。

    王滔就靠自己强硬的正手,提拉下旋球,球速快,旋转强。变生胶后,主动发力力量大,球过网下沉。

    在转与不转间,王滔也能抢回几分。

    就这样,比分来到19:16,孔振东领先三分,紧接着却是王滔的五个发球。

    孔振东盯着王滔的执拍手腕,努力做好接发球预判。

    上一局就是输在关键球的被动上,这一局,这个接发球,也是决定比赛胜败的生死球。

    王滔避免孔振东的反手争取主动。这个球发孔振东正手。

    孔振东微微矮身,身体猛地向上提纵。

    右手引拍,自下向上猛挥,大臂驱动小臂拉球时,还有个内收的动作。

    经典的提拉下旋球。

    王滔这场比赛正手已经拉了太多的下旋球,没想到这个球让孔振东接发球先强拉了。

    王滔只能快速搓一板过渡,同时为下一板的对拉做好发力准备。

    搓球摩擦很充分,回球落点也控制的很好,可是搓球是没法改变球的旋转的,因此王滔可以判断,这个没有威胁的下旋回过去,孔振东一定是连续拉,可这一板自己已经做好发力准备了。

    小子,那就来对拉吧!让第一硬板教你做人!

    孔振东确实是继续拉,可他双腿先后快速后撤半步,右手改向下引拍为向后引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