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庙会上游玩-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个时候才七点多钟,按照往常这个时候大街上是没有多少人的,但今天是正月初九,是正月庙会东山上出社火的日子,而本县的庙会又是华北第一大庙会,特别是每年正月初九和正月十六的社火表演,更是吸引着方圆几百里的人前来观赏,所以七点多的县城大街上已经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宋海川带着哥嫂一家人走了几个卖早点的地方才找到空位子,几个人赶紧坐下来喝了点稀饭吃了些油条。

        匆忙吃过饭后,宋海川带着哥嫂赶忙向有社火表演的街上走去,宋海川怕哥嫂累,一会儿帮着哥哥抱锦城一会儿又帮着嫂子抱远程。跟着人流走了一会儿,便来到了社火的起点县城北大街,这个时候的北大街已是处处鼓声阵阵、彩旗飘扬。从北大街开始,途经钟鼓楼,沿东大街,过黄河路,再由青坛路直至大伾山,已经被几十个村的社火表演队伍占满。

        高跷、秧歌、花船、竹马、龙灯、狮子、背阁、顶灯、钻火圈、武术、腰鼓……各村的社火表演队纷纷亮出拿手好戏边走边表演,游客们也边走边看边叫好。

        宋海川和宋平川兄弟两个挤在拥挤的人群中,每人脖子上坐一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没看过这么热闹的场面,兴奋地瞪着好奇的双眼看着社火表演。梁红梅则在旁边一边看扶着孩子一边看社火表演。

        “舞起来,舞起来!”每个社火队伍都有手持令字旗的“大会首”,为了让自己村的社火更出彩,他们不时挥舞着令旗,拿着大喇叭大声喊话。

        县城东街村的顶灯表演引来里三层外三层的游客围观,只见他头上顶着一个小海碗,碗里放着一截正在燃烧的蜡烛,前倾、后仰、伏地、翻滚、站起……一系列动作过去,小碗仍稳稳地置于头顶上,喝彩声、掌声不断。

        正沉浸在顶灯绝技的表演中,突然听到前方人群高喊:“高跷扑蝶了!”人们忙向前望,只见人群上空,一群踩着高跷的社火演员,抬着另一名踩着高跷的演员,挥舞着手中的扇子,随着空中的“蝴蝶”来回舞动,动作可谓惊险刺激,让观看的人们不禁替他们捏了把汗。

        “东街村舞龙表演真好看!”“南街村的武术表演才精彩,还有钻火圈呢。”“西街村的高跷是门绝活儿,踩着那么高的木棍飞跑着劈叉。”宋海川等五个人跟随着观看社火的人流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着游客们赞叹。

        一边看一边挤着走,宋海川五个人经过三个多小时才随着社火队伍上到了东山吕祖祠前,这些社火队伍要集中在李祖祠前汇演,在此处的表演要比在路上的更精彩,但是人山人海,人太多了,宋海川宋平川脖子里驮着孩子很危险,几个人一商量,便决定不再看社火表演了,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找到上山小路人少处歇了起来。

        歇了一会儿,感觉到饿了。几个人便到山上卖饸络的地摊上吃了几碗饸络。吃过饸络后,宋海川又去买了几个本地特色小吃籽馍,宋海川几个籽馍里的肉都喂了两个侄子,两个侄子吃的是不亦乐乎。

        吃饱喝足后,几个人又歇了一会儿,宋海川便和大哥大嫂商量着去看山上的几处有名的景点。

        县城东山官名大伾山虽无泰山之伟,华山之险,黄山之秀,但它平地拔起,孤峰凌云,山势奇特,气象峥嵘。山上寺庙洞阁棋布,摩崖碑刻林立,松柏夹道,曲径幽回,自古即为”河朔胜景”。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登山揽胜者代不乏人。大伾山与浮丘山南山对峙,卫河环城傍绕,”城中有山,山上有城,山下有水,山水辉映”,构成风格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大伾山著名的景点有“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千年古刹天宁寺,清静幽雅吕祖词、天齐庙、兴国寺、千佛寺、龙洞及王阳明、王铎等历代名家的摩岩题记笔刻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