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刘庸说完这一句,登时便昏死过去。
一众家丁“老爷老爷”地叫个不停,反倒是此前替刘庸出谋划策、硬生生开辟出一条生路来的管家,捂住被姜海晏刺瞎的眼睛,冷冷站在一旁。
他对刘庸忠心耿耿,不料刘庸反倒将他推出来挡剑,委实寒了他的心。
眼下又听得刘庸扬言要将刘家的家产全部抛售,想必是刘庸知道自己已在蒙古人那里失势后,狠心做出来的决定。刘庸都要走,那他还留着这个让他寒心的人身边做什么?
于是,他也不管一众家丁的手忙脚乱,径自抽身,离开人群,往屋里走去。
刘庸已经昏迷过去,现在,他想做什么事情,整个刘府都不会有人阻止了……
与他一样的,还有姜海晏。不过,姜海晏并未再闯刘府。
刘家的事情,也算告一段落,什么都得放到一个月之后,给刘庸的惩处也给了,他就没有再折腾刘家的必要。
离开刘府大门,姜海晏又陷入深思当中。
——那封信究竟是何人所留?
甚至连字迹都没有见到,姜海晏全然推测不出来。
若信中故人,果真是指陆河清还好,至少写这封信的人无论目的如何,待他去往赣州后,都会将陆河清的消息说出来;倘若这故人不是陆河清,天下如此之大,一点线索都没有,他又要去赣州耽搁时间,之后该去何方寻找……
难不成,才刚与陆河清重聚,转眼后又是无尽分离吗?
姜海晏心中千愁万绪,一时无法排解,不禁哀叹一声。
忽听有人道:“这位公子,何事长吁短叹?”
姜海晏才注意到,刘府门口的石狮子下,竟蹲着一个青年男子。这青年男子见到姜海晏后,站起身来,一身衣着十分普通。
姜海晏对他毫无印象,俨然是个不曾见过的人,于是不愿搭理他,迈开步子,便要离去。
青年却又紧跟身后:“公子有什么烦心之事,可与我说上一二,说不准,我能有法子给你排遣一二呢?”
“你很闲?”姜海晏顿下脚步,声音微冷。
青年笑道:“不,我不闲。”
“那还不快去做你自己的事情?”
“我现在就在忙啊。”青年笑呵呵的,全然不在意姜海晏的拙劣态度。
姜海晏一怔,才意识到眼前这个青年,竟是刻意来寻自己的。
他盯着青年看了许久,仍是没有任何印象。
那青年道:“公子不必看啦,我与公子素昧平生,公子是认不出我来的。”
“你是来寻我的?”
青年笑道:“不错,我听得公子要大闹刘府,故此刻意前来拜访公子。”
姜海晏登时惊悟过来:“你是那送信之人?”
“这么说,那刘老爷已将信给你看了。”青年道:“我还以为,他不知道怎么用那封信呢。”
姜海晏心中一忖,道:“他没给我看信,只说有人留了封信给我。你既然是送信的,是否知道那信上的内容?”
青年摇头道:“我只是送信人,又不是写信人,怎么能随意拆开别人的信件呢?这样的话,东家会扣钱的。”
“如此说来,你只是拿钱办事?”
“不然呢?”青年笑不离嘴。
姜海晏道:“信既然已经送到,那你又来做什么?不会只是单纯想确认刘庸有没有将那封信给我吧?”
“自然不是,”青年说着,又从怀里取出来一封信:“我这里还有一封信,也是给你的。”
姜海晏惊疑不定,仍是将手伸出。
青年将信交到姜海晏手上,道:“不要问我是谁留给你的,我不认识那人,自己也只是收钱办事而已,不想惹别的麻烦。”
这句话正好将姜海晏的嘴赌住,姜海晏只得将心思放到手里的信上。
他打开信封,从里边抽出来一张米黄色的纸,打开一看,却见上边用娟秀小字题了一首诗
——匆匆春令总难长,红雨同消郁郁香。和入风埃君莫恨,几能抱得故枝亡。
落款是两个字——红叶。
姜海晏登时懵在原地,这封信,竟是陆河清写给他的。而且陆河清的落款是“红叶”二字,诗意又颇有诀别之意,不禁让姜海晏一阵惘然。
——难不成,是陆河清仍然在意她的经历,故此才刻意与姜海晏诀别?
姜海晏失神一般,那青年便道:“既然信已送到,我也该离开啦。但愿这封信,能够稍稍排解公子的忧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一众家丁“老爷老爷”地叫个不停,反倒是此前替刘庸出谋划策、硬生生开辟出一条生路来的管家,捂住被姜海晏刺瞎的眼睛,冷冷站在一旁。
他对刘庸忠心耿耿,不料刘庸反倒将他推出来挡剑,委实寒了他的心。
眼下又听得刘庸扬言要将刘家的家产全部抛售,想必是刘庸知道自己已在蒙古人那里失势后,狠心做出来的决定。刘庸都要走,那他还留着这个让他寒心的人身边做什么?
于是,他也不管一众家丁的手忙脚乱,径自抽身,离开人群,往屋里走去。
刘庸已经昏迷过去,现在,他想做什么事情,整个刘府都不会有人阻止了……
与他一样的,还有姜海晏。不过,姜海晏并未再闯刘府。
刘家的事情,也算告一段落,什么都得放到一个月之后,给刘庸的惩处也给了,他就没有再折腾刘家的必要。
离开刘府大门,姜海晏又陷入深思当中。
——那封信究竟是何人所留?
甚至连字迹都没有见到,姜海晏全然推测不出来。
若信中故人,果真是指陆河清还好,至少写这封信的人无论目的如何,待他去往赣州后,都会将陆河清的消息说出来;倘若这故人不是陆河清,天下如此之大,一点线索都没有,他又要去赣州耽搁时间,之后该去何方寻找……
难不成,才刚与陆河清重聚,转眼后又是无尽分离吗?
姜海晏心中千愁万绪,一时无法排解,不禁哀叹一声。
忽听有人道:“这位公子,何事长吁短叹?”
姜海晏才注意到,刘府门口的石狮子下,竟蹲着一个青年男子。这青年男子见到姜海晏后,站起身来,一身衣着十分普通。
姜海晏对他毫无印象,俨然是个不曾见过的人,于是不愿搭理他,迈开步子,便要离去。
青年却又紧跟身后:“公子有什么烦心之事,可与我说上一二,说不准,我能有法子给你排遣一二呢?”
“你很闲?”姜海晏顿下脚步,声音微冷。
青年笑道:“不,我不闲。”
“那还不快去做你自己的事情?”
“我现在就在忙啊。”青年笑呵呵的,全然不在意姜海晏的拙劣态度。
姜海晏一怔,才意识到眼前这个青年,竟是刻意来寻自己的。
他盯着青年看了许久,仍是没有任何印象。
那青年道:“公子不必看啦,我与公子素昧平生,公子是认不出我来的。”
“你是来寻我的?”
青年笑道:“不错,我听得公子要大闹刘府,故此刻意前来拜访公子。”
姜海晏登时惊悟过来:“你是那送信之人?”
“这么说,那刘老爷已将信给你看了。”青年道:“我还以为,他不知道怎么用那封信呢。”
姜海晏心中一忖,道:“他没给我看信,只说有人留了封信给我。你既然是送信的,是否知道那信上的内容?”
青年摇头道:“我只是送信人,又不是写信人,怎么能随意拆开别人的信件呢?这样的话,东家会扣钱的。”
“如此说来,你只是拿钱办事?”
“不然呢?”青年笑不离嘴。
姜海晏道:“信既然已经送到,那你又来做什么?不会只是单纯想确认刘庸有没有将那封信给我吧?”
“自然不是,”青年说着,又从怀里取出来一封信:“我这里还有一封信,也是给你的。”
姜海晏惊疑不定,仍是将手伸出。
青年将信交到姜海晏手上,道:“不要问我是谁留给你的,我不认识那人,自己也只是收钱办事而已,不想惹别的麻烦。”
这句话正好将姜海晏的嘴赌住,姜海晏只得将心思放到手里的信上。
他打开信封,从里边抽出来一张米黄色的纸,打开一看,却见上边用娟秀小字题了一首诗
——匆匆春令总难长,红雨同消郁郁香。和入风埃君莫恨,几能抱得故枝亡。
落款是两个字——红叶。
姜海晏登时懵在原地,这封信,竟是陆河清写给他的。而且陆河清的落款是“红叶”二字,诗意又颇有诀别之意,不禁让姜海晏一阵惘然。
——难不成,是陆河清仍然在意她的经历,故此才刻意与姜海晏诀别?
姜海晏失神一般,那青年便道:“既然信已送到,我也该离开啦。但愿这封信,能够稍稍排解公子的忧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