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重返郢州-第2/3页

加入书签
姜海晏没料到徐志阳会亲自相陪,大吃一惊,忙道:“师父金躯,怎么能陪弟子练剑呢?何况,您身上的伤,尚未痊愈,这时候,不宜操劳。”

徐志阳斜眼道:“如此说来,你是怕我有伤在身,打你不过?”

这一招以退为进,果然令姜海晏大感惶恐,急道:“不敢!”

“那就不必讲这些虚礼。”徐志阳不容置喙,已拔出一柄剑来,指了指姜海晏,道:“你先出招!”

姜海晏不敢推辞,只得听从徐志阳的吩咐,举剑攻他。

但姜海晏毕竟只是初学太白剑法,哪怕一招一式,都了然于胸,遇到真打实斗,仍是捉襟见肘,时不时使出了得心应手的飞花逐月,这才勉强接住徐志阳随意使出的剑招。

徐志阳对此,甚为不满,道:“当下你在学太白剑法,岂可用飞花逐月来搪塞我?!”

姜海晏不敢违背徐志阳的意思,只得全程使用太白剑法。

徐志阳自是全力以赴,手下绝不留情。最开始,姜海晏一次只能与他过七八招,便败下阵来。到了次日,姜海晏最多已能走上十三招。

如此,一日复一日,姜海晏的太白剑法在日益精进,而徐志阳的伤势,也几近恢复。

到了第十日,姜海晏已能在徐志阳手下走三十余招,徐志阳则停了药。

他颇为满意姜海晏的速度,道:“你能在短短十日内,有如此大的提升,着实是为难你了。今后,我不在你身边之时,你切不可就此荒废,还须时时练习,争取能似使飞花逐月一样得心应手。”

姜海晏恭声道:“是,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徐志阳挥了挥手,“我已替你购了一匹马,此去郢州,皆是逆水,乘船不如骑马。”

姜海晏奇道:“我可以返回郢州了吗?”

徐志阳颔首道:“太白剑法你使用起来,已无大碍,便是留你下来,亦只是陪你练剑而已,你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便不留你继续了。你早些去做你自己的事情,我身子也恢复得差不多啦,是时候该动身,去寻他们几个人了。”

“那您可有他们的消息?”

徐志阳摇摇头:“没有。不过你不必为此事担心,我虽然隐居此地,但江湖上,仍是有不少故人朋友的。纵然他们六人、连带李学鹏一块龟缩起来,必不可能完全销声匿迹,终是能够找到他们的蛛丝马迹的。何况……他们中虽有五人行踪不定,那使双剑的邱自鸣,我却知道他是‘蔡州铁剑’,在蔡州有一定名声,前往蔡州附近,必能有所收获。”

姜海晏见徐志阳已经打定了主意,也不好多话。

徐志阳又叮嘱道:“关于剑意,我还有一点要提醒你。剑意,是一种境界,不同人的剑意不同,或许对你有所启示,但绝对不能令你真正领悟出自己的剑意。所以,关于你自己的剑意,还须你自己的领悟。但……领悟剑意,以我自身经历来说,大抵是要一个合适契机的,而非整日苦思冥想即可领悟。你可千万不要一昧去思索,不然很容易走火入魔的!”

听得徐志阳的警告,姜海晏却是一笑:“此事为时尚早吧?”

徐志阳道:“你师祖的剑意是年近不惑时领悟出来的。至于我嘛……那一年,约是三十五岁。”

姜海晏吃了一惊:“您比师祖还先领悟?”

徐志阳微微一笑,笑里却带着一丝莫名的苦味:“时间叠加,经验累积,固然对领悟剑意十分重要,但……一个合适的契机最为重要。我不过是恰好在那一年遇到了那么一件事,而且,有你师祖作为指路明灯,我几乎站在他的肩膀上……”

他随即摇了摇头,“有的人天分很高,却终其一生都遇不着一个契机,这也是说不定的。而你……说不定比我还要早呢?当然喽,不同人悟出来的剑意不同,剑意亦有高低之分,我的‘自然’,远不及你师祖,只看你将来,剑意如何……”

徐志阳别开话题,忽又问道:“这几日同你练剑,并未发现你有多深厚的内功。难不成,徐志阳并未传授你一门内功心法?”

姜海晏颇有些尴尬,摇了摇头。

徐志阳便取出一本册子来,交给姜海晏道:“这门万象诀,是我练的内功心法,你且拿去,早晚勤加修炼,将来自有不小成就。届时再配合你的剑法,足以让你踏足一流好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