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全新的商业模式-第2/3页

加入书签
“呵呵,刘组长说,一个商业模式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有精准的客户定位,恰当的营销策略,畅通流通渠道,合理的零售终端,规范的管理组织和制度,有了这些还不够,因为每个经销商的资金实力和能力是有差异的,掌柜和伙计做生意的方式方法也千差万别,这就要求商业模式必须符合两个标准:一是简单,二是可复制;不论何人拿到这份商业模式照做都能成功,这就是傻瓜模式。”

高尧辅解释着,众人一脸的崇拜敬意。

“嘶!这海汉人做生意竟如此厉害!”韩治惊叹道。

“是啊!刘组长还说,简单就是把复杂的事情或者问题简单化,何为简单化,就是把一件事情分解成若干简单的环节,每个环节分解成三四个动作,做事情难,做动作不难吧?简单的动作重复做,就会产生巨大的威力;这便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动作重复做。”

“大道若简,海汉人识见透彻,洞穿七札!”潘裕是一个话少的人不禁感慨道。

“海汉人做生意如行兵法,必定无往不利!”折彦质、种冽是资深的职业军人,深谙练兵和行伍之事,一听高尧辅这番解释便立即联想到军事。

“至于可复制,便是本地可成功异地亦可成功。只要符合条件均可成功,这便是傻瓜模式。”高尧辅总结陈词。

“如此模式,一年便可回本,甚至盈利更多!”

曹驸马不淡定了,急忙说:

“某要东京开锋和西京骆阳的经销权!”

“嗤!...”高尧辅轻蔑一笑,“曹驸马,你心也太大了吧?”

“就是!”沉默寡言的高禛不满地说了两个字,虽然平时走得近,但面对利益时,当然利益为先,你都吃干抹净了我吃啥?

“曹驸马,你的意思是...全品类两个府的经销权?”

“不行吗?”曹驸马满不在乎地回答道,他也是当曹驸马,刚才还一直不忿蔡迢的狗屎运。

“呵呵,五个商品类别,两个府全要,三十万贯代理费,你这是要吃独食啊?”韩治调笑道,心里的不满是不言而喻的。

“有财一起发,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潘裕要当老好人和稀泥。

“曹驸马,你的纳税够吗?”高尧辅好奇地问道。

“某不够,某不可以补吗?”曹晟蛮横地回道。

“曹驸马,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某却没有权利给你,刘组长给了我一个原则,任何经销商不得独霸一州之全类别商品经销权,目的是避免垄断。”高尧辅双手一摊。

“而且,所有的准经销商需提**作项目申请表(经销商品类别申请表),由华发会商业组审核通过后才予以核准;我等在这里私相授受没用的!”高尧辅继续解释道。

“还有,某提个醒,皇室宗人府那些王爷公爷早就虎视眈眈了,但是也不用害怕,华发会看中的不是势力而是申请人的能力。”

高尧辅这句话是隐晦的威胁,敏感的人不用提醒,一听就懂了;

你曹驸马在海汉人眼里算老几啊?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

“各位不要把眼光紧盯着商业项目,工业项目才是真正下金蛋的母鸡。”

韩治捧哏道,他可是明白人,心里明镜似的,像曹晟这种人当惯了门槛猴,以为在门外也是老大呢!

“韩御史所言极是!”折彦质插话道,“招商手册已经阐述明确!”

“是的,某常听他们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活,这工就是工厂的工,工业的工,不是手工业,是机器化大生产的工业。”

高尧辅做回忆状,补充道。

“何为机器化大生产?”韩治来了兴趣,不禁问道。

“就是工人通过机器流水化生产线,大量地源源不断地生产产品,就是机器化大生产。”高尧辅一知半解地解释道。

“其生产效率远远高于手工作坊的生产效率。”

“远远高于...?有多高?”潘裕也加入进来了。

“某也不知有多高?比方说制衣吧,大宋裁缝一人做一件衣裳需两天,十个人两天能做十件,而海汉人十人两天也许能做五百件到一千件。”

高尧辅也不知道自己的臆测是不是在吹牛,但是他能感觉到,所有人都认为他在吹牛了。

“嘶!”众人假装惊讶吸气,“海汉人效率为何如此奇高?”韩治感觉是真的,因此追问道。

“某听海汉人说,效率高是因为三化,机器化、标准化、流程化。全部使用机器,设计生产标准,像流水一样的生产工艺流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