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摸秋七-第2/2页

加入书签
        那是一些多么难忘的中秋之夜啊:十五的月亮明亮且纯净,又大又圆,如同一面明镜,把它的银辉洒满大地;其背景是不知边际、有着万千星斗的银河系。地上万家灯火通明,赏月和吃月饼留下了多少温馨和团圆的故事。月光从遥远的太空穿过大气层,将银色的月辉洒在那些呼朋唤友出去赏月的男女身上,也洒在那些兴致勃勃结伴去“摸秋”的孩子们身上,就让人觉得美极了,优雅极了,同时也温柔的很、纯洁的很、好玩的很。

        本文发表前,曾经发给曹宗国、张永久、李明义、罗洪波等老师预审过。曹老认为中秋节从根本上说来,还是一个农耕社会丰庆之节,然后才衍生出举家团园赏月,吃饼,摸秋等习俗。中秋赏月重在团圆,和月亮崇拜与美人关系不大。永久兄说写的还不错。明义兄告诉我在前不久一次聚会上,有人还记得笔者父亲当年对他的好。洪波兄2012年在釆录中发现宜昌摸秋十分有趣。当地人讲,原红卫化工厂那里有个送子山,山顶上那个高位蓄水池原是个娘娘庙,八月十五摸秋,从沈家店到送子山沿路都是打着灯笼摸秋求子、上山求观音娘娘的。

        好友杨煜先生提到一个中秋节的文化历史渊源:女子为阴,男子为阳,是周易的易理和生活的具象融合;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就是辩证法矛盾的对立统一。古人对于圆满的追求(比如团圆),则是体现在拜月仪式上。至于摸秋,似乎有古人庆祝丰收的遗风。加上国人总喜欢抓住一切机会祈求好运气,尤其是在得子的大事,于是抓住丰收的时节,来一哈(宜昌话:下)摸秋,摸出好运气,尤其是得子的运气。现将各位老师和好友有价值的回馈记在这里,算是补遗。

        笔者小语:这篇拙文是笔者所写的四大传统节日的结尾篇,十之**都是根据我的儿时伙伴、同学同事、老师朋友的相关回忆编辑而成的,插画也几乎是大家提供、全来自于网络的。杨钰莹《花好月圆》的背景音乐是一位现在旅居南美仍心系宜昌的老友指定的。在此,向所有曾经在四新路人委宿舍大院住过的儿们送上笔者遥远的中秋祝福;预祝各位亲朋好友和各位看官中秋吉祥、阖家团圆!(2019年9月)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