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宗教面面观(13)-第2/2页

加入书签
        宜昌古城之所以屡遭“火劫”,这显然与其特殊的战略地位是分不开的。元人刘应李在《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卷中“峡州路”条指出:“西陵重镇,楚之西塞。西通全蜀,北辕襄、汉。”就指明了这座城市军事重镇的地位。在那些冷兵器的群雄纷争的动荡时代,在之后的军阀割据的年代,宜昌自然而然成了兵家争夺的焦点。而当时的宜昌,除了洋人的高楼、地主的深院、商贾的豪宅和低矮的土屋,剩下的几乎全是板壁房和茅草屋,一旦被人放火,就会火烧连营。

        再加上除了战争频发,还有民间不慎引起的火灾,我在写《小河,三江桥与上下西坝》一文查阅资料时,就看到如下记载:1891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俗称的鬼节,宜昌西坝的居民祭祖焚纸钱的时候不慎引起火灾。燃烧到江边,焚烧的木船顺江流至镇川门,据记载,那些着火的木船飘过三江、引燃江边的木船,继而北岸闹市都引起大火,受灾上千户,有数十人被烧死。屡遭“火劫”,所以那些曾经存在的大量庙宇建筑也就被毁于一旦。以至于现在,连新民街1号那么一座极为普通的百年木屋都成了宝贝。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