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选拔试-第2/2页

加入书签
  原本嘈嘈嚷嚷校场为之一静。

  不久,一名中年文士登上了将台。

  此人虽披了一身戎装,奈何本身长相阴柔,颇显女相,与满是阳刚气息的军中校场格格不入。

  就像戏台上男扮女装唱旦角的戏子。

  杨遇安分明听到周遭几个老**发出下流的笑声。

  “师傅,他是谁啊?”

  “晋王府谘议参军事,柳抃[biàn]柳顾言。”第五观主低声答道。

  “这算晋王心腹了吧?”

  “这个自然。柳参军以诗文著称,传言晋王因他改了自己的文风,每日与他同塌共席,把酒言欢,颇为亲狎。”

  “哦,怎么个亲狎法?”杨遇安想到了刚刚那些懂的都懂的笑声。

  第五观主看到徒弟天真无邪的眼神,脸色一僵:“小孩子家家,别多管闲事!”

  真不是杨遇安多管闲事,他只是想多了解杨广身边人的情报而已。

  特别是眼前这位柳参军,别看人家长得不够男子气概,但修为却是一点不低。

  其目光凛然一扫,那些嗤笑的**顿时鸦雀无声,老老实实低头听令。

  “至少是开了眼识的下仪同。”

  杨遇安心中有了判断。

  ……

  小小震慑了一番军汉们后,柳抃作为主考官,当场宣布了选拔试的安排。

  大意是仿照朝中贡士制度,在过往军府子弟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作为这次援军的底层军官。

  而所谓贡士制度,则是指开皇七年,皇帝杨坚有感于历代朝政常年被世家门阀把持,决心淘汰九品官人法,于是规定各州每年选拔三名才德兼备之士,上贡朝廷备用。

  这便是后世科举制的源头所在。

  杨广作为大孝子,不管是为了作秀还是真心认同,自然要积极表现一番。

  这不,当下就打算在治下的江都来一场“武举”。

  ……

  “本次军中选拔,分为文试与武试。”柳抃扬声道。

  “文试考校军略,武试比拼修为与战法。”

  “排名前十者,按成绩依次授予军中职位,从统领一团(两百人)的大都督,一旅(百人)的帅都督,到一队(五十人)的都督不等!”

  听到有机会当场授官,一众军汉顿时沸腾了。

  三都督虽然只是军中底层军吏,但却是有品有秩的武官。

  谁不想混个公门编制?

  就连第五观主也相当振奋。

  倒不是在意升官,而是在想若自己能当个都督什么的,将来有固定食禄,后土祠中的伙食应该能改善不少。

  ……

  ……

  “(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