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南下

加入书签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转眼间,时间便来到开皇十五年的秋末。

  这半年以来,杨遇安在江都过得还算舒心。

  先是夏天的时候,杨广对智者大师又发动一波猛烈的“攻势”。

  又是要求解释佛经条文的《义疏》,又是请求赐下一顶“菩萨天冠”保佑平安。

  可谓将不要脸发挥到了至极。

  但智者大师到底没让杨遇安失望,定住了压力,守住了道心。

  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安坐不动。

  要《义疏》?

  写!

  一份不够再写一份。

  嫌帽子造型不好看?

  改!

  改到你满意为止!

  反正贫僧就是不去江都,殿下你就使劲作吧!

  当然,智者大师也不是一味被动防守,还适时给出反击:他来扬州可以,但希望晋王准许他回归天台山修行。

  那里是他中年时参悟大道的宝地,有着不解之缘。

  而最重要的是,那里虽然距离江都不比西边的荆州近多少,但到底也是属于扬州大总管府治下地界,算是打了个擦边球。

  毕竟江南是一片很大很大的地方。

  对于智者大师的反击,杨广显然有些举棋不定,顿时哑火。

  如此僵持到初秋,杨广尚未作出回应,隋皇杨坚却派门下省纳言苏威,也即行事实宰相之权的朝中重臣巡视江南。

  杨广作为江南封疆大吏,自然要去作陪。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苏宰相”就是当初主导制定《五教》繁琐律令,以一己之力逼反江南一众世族的猛人。

  一个人顶五个师,资敌那种。

  大概杨广例行公事之余,也担心老头再次瞎折腾,让他这些年兢兢业业打下的局面功亏一篑。

  还是盯紧一些为妙。

  ……

  总之,因为一位山野老僧,一位朝中老儒,从夏天到秋天,杨遇安越过越顺心。

  修为也顺利到达中都督巅峰,开始尝试吐纳天地元气。

  但到了这个地步,他就只能靠自己摸索修行了。

  一则上都督需要勾连天地元气,难度本来就非中都督的炼血化精可比。

  很多修行者一辈子就卡在这里不动了。

  二则不管是身边的第五观主,还是来自江水中的先人,暂时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若是能进入扬子津大营核心区域取水浇花,是不是就能有机会得到一位上都督的残魂?”

  杨遇安不止一次这样想。

  奈何尝试几次,潜水摸到军营外围两百步便是他当下极限。

  再久就要憋死。

  上浮换气则有被发现的风险。

  军中卧虎藏龙,他便是有上都督巅峰修为都无法确保全身而退。

  更何况他还没有。

  “只能先这样练着了。”

  “如无意外的话,明年年底应该还是有望上都督入门的。”

  ……

  蒋州的事情也相当顺利。

  陆双成功通过人品考验,并没有得到宝藏后就翻脸不认人。

  仍旧留在老家种田,与“叔叔”保持一月一次通信、寄钱的习惯。

  如此来回几次,杨遇安见少女那边算是稳住了,便干脆说自己钱粮暂时够用,不必再寄。

  毕竟这个年代的“邮费”可不便宜,非官方的陆路水运有很大风险,遭了劫匪没法说理去。

  还不如用省下来到钱粮多雇几个农户帮工,打理先前被抛荒的田地。

  就当是他的“天使轮投资”了。

  狡兔尚有三窟,万一将来自己在江都待不下去了,或者需要转进到别的地方,蒋州就是自己的新窟。

  ……

  如此安然无恙第来到秋末,随着纳言苏威回京复命,杨遇安不得不再次面对杨广的问题。

  而更糟糕的是,经过这一秋的折腾,杨广似乎终于想通了,竟同意了智者大师重归天台山的请求。

  这样一来,智者大师推无可推,只能从荆州动身。

  为了迎接智者大师入城,杨广亲自出城迎接,就连后土祠的众道童都被拉出去站台。

  排场十足。

  那一日,天色先雨后晴,一时霞光万丈。

  杨广在智者大师的陪同下,风风光光地回到江都城。

  仿佛江南的无冕之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