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遇到乡亲

加入书签


在来集市之前,苏锦去了镇上唯一的一家超市,哦不是,唯一的一家卖日用品的国营供销社。

        在那里她发现商品种类不但少得可怜,而且除了火柴和盐,其它都要凭票证购买。当然这不是说不要钱,钱肯定是必须的,只是票证相当于购买资格而已。

        买多少日用品就需要多少资格。

        比如买布要布票,买糕点和糖果要粮票,买白糖要白糖票,红糖要红糖票,香烟要烟票,酒要酒票,肉要肉票,毛巾、暖水瓶等要工业券

        所有商品的价格都非常低,就是需要的各种票、证、券弄得苏锦眼花缭乱。

        但她也没有开口问任何人,只是装着看商品,静静地注意着其他人买东西时的情况。

        了解得差不多了,她退出供销社,来到了集市上。

        在集市上走了一小段路之后,她很快就发现,集市上交易的物品种类虽然没有供销社那里多,却更加灵活。

        这里的人交易鸡鸭不一定要肉票,交易玉米、红薯等粮食时也不一定要粮票,用其他票证抵扣也完全可以,只要交易双方都认可就行。

        要是买方不出任何票证,那卖家所要的价钱就比正常价钱要高出三五倍以上。

        苏锦暗暗地点了点头。结合她前世所读过的资料记载和原来苏锦的记忆,她彻底明白了票证在这个时代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说白了,这终究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也不大科学,就导致市场上的日用物资相当缺乏。如果不用票证进行限制和调节,恐怕物资短缺这个问题就会引发巨大的社会矛盾甚至社会冲突。

        又走了一段路,看了更多的交易之后,苏锦又发现一个问题,人们交易的物品当中,粮食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不说,就算有交易,也只是玉米、红薯,高粱等粗粮,甚至是米糠、麦麸、秸秆粉末之类的代食品。像大米、小米、面条、面粉之类的细粮几乎没有交易。

        细粮就算有交易,交易量也不过半斤一斤,而且交易双方都像是做贼一样不想让身边任何人发觉。

        苏锦放开精神力仔细听了一下,不由得被成交价格吓了一大跳。

        平价一毛七八一斤的大米如果不要任何票证,价格竟然达到了五元,而且那米还不是最好的精米。

        面粉、面条的价格也是三块五起步,四块多成交。

        “细粮溢价至少都是20倍,甚至能够达到30倍。这个时代的米面真的有这么缺乏么?那我要是能够弄到大批的米面”苏锦若有所思。

        “好了,了解到这个程度也差不多了。开始执行计划。”苏锦接着就做出了决定。

        她转身就要离开集市。

        “咦,那不是苏锦吗?苏锦!”

        忽然有人喊叫起来。

        苏锦注目一看,距离她不远处聚着一堆老少爷们大娘大婶大姑娘小媳妇。他们身前都摆着鸡鸭,鸡蛋鸭蛋,白菜梆子、土豆红薯之类的东西等着售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