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承钰慢慢起身,接过赵贞儿递过来的燕窝,小小啜了几口,命令道:“贞儿为朕梳洗,朕要见几位阁老。”
赵贞儿不敢反驳陛下,只得将劝阻之词藏在心底,一一照做。安半夏也不敢造次,只得退避一旁。
殷承钰闭着眼由赵贞儿净面、穿衣、束发,心底那悲伤慢慢沉淀,潜入更深秘境,而浮上心头的又是帝王心术,盘算着与几位阁老见面该如何应对。
很明显几位阁老是来打头阵,想摸清陛下的态度,方便礼部定燕晟的谥号的。
阁老们想试探殷承钰的态度,可殷承钰也在思索自己的态度。
她该如何定义燕晟?
她不爱他,她只是依恋他,就像成年后怀念少年时代的心爱之物,虽然遗失宝物让她的心空落落的,痛得仿佛被挖去了一半,可那依旧不是爱,毕竟帝王是不能有爱的,帝王只需要权衡。
不管她对燕晟是否有私情,是否有积怨,她都需要原谅他。
因为大梁政局动荡太久了,皇兄与她皇帝轮流做,四境之地虎狼之徒蠢蠢欲动。
君臣离心离德,大梁需要一位宽宏大量的君主,能够既往不咎,安抚民心,将分裂的朝堂重新凝聚起来,一致对外,为大梁国运赢来一线生机。
赵贞儿为殷承钰佩戴好天子翼善冠,殷承钰扫了一眼镜中的那位目光淡漠、心如止水的帝王,心底微微笑了。
从今日起,这世上没有殷承钰、更没有祁王殿下、只有大梁天子,年号为景。
景帝罢朝三日,重新召集阁老议事,朝中上下一片哗然。
当下内阁三人,两人为先帝老臣,一人姓刘,一人姓谢。只有一人是祁王府的旧臣,是由户部尚书提拔入阁的王勐。
三人应陛下所召,匆忙入宫,除了王勐还维持淡定外,另外两人都有几分踌躇。
景帝复辟一年多,两人还未曾被陛下召唤。传闻陛下年少就是能射杀锦衣卫的狠角色,更别提困于南宫六年后复辟,与先帝积怨已深,不知道会怎么收拾他们这些先帝老臣。
尤其燕少保的死,听说陛下当时还在场,谁知道燕少保到底是病死的,还是陛下亲自毒死的……
三人被陈公公引入陛下书房,推门便感受热浪翻滚,跪拜后平身赐座,偷偷抬眼一瞧,陛下正在作画。
陈公公为几位阁臣奉来茶水,让诸位等一等。
屋内炭火燃得正旺,不一会儿就热得流汗,可陛下身着帝王常服,还披着一件青衣夹袄,远远瞧着有几分瘦弱,的确是大病初愈的模样。
三位阁臣对陛下的说辞都信了几分。
没准陛下罢朝三日,当真是哀思成疾,并非给他们的下马威。
三位刚放松下来,就听陛下说道:“屋内燥热,陈伴伴为阁老们宽衣吧。“
这个命令让三人大惊,谢阁老连忙推辞道:“臣不热,有劳陛下挂心……“
可话还没说完,外袍就被陛下身边小太监强行褪下来,还将他衣袖内藏着的小纸条都掏了出来,奉到帝王桌上。
原来朝臣奏请陛下,都要随身带“小抄”,否则国事繁杂,他们就是多长几个脑袋也不能记全,所以这“小抄”才是他们觐见的真实所想。
三位阁老的“小抄”都放在陛下面前,陛下依旧执笔作画,神态专注,仿佛丝毫不在意,只是不经意地随口问道:“燕卿故去,朕罢朝三日,该让礼部递请谥号。可燕卿是朕的师长,他的谥号,朕想先听听阁老们的意见。”
刘、谢两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做出头鸟,可陛下有问,谁敢不答,王勐只好硬着头皮道:“燕少保驾驭长才,贞劲大节,生定倾危,死安义命,功存社稷,为臣子之典范,当为‘正’。”
司马光有言:文正乃谥号之极美,无以复加。
文臣梦寐以求的谥号,但帝王从不轻易许人“文正”之号,王勐这提议,注定不成。
可这也是王勐的投石问路,试一试陛下的态度。况且他与燕晟同是王府旧臣,抬高燕晟,对他百利而无一害。
景帝轻笑道:“王阁老是想‘文正’想疯了罢。”
王勐灰头土脸地退下,刘阁老出头道:“臣听说燕少保曾将文忠烈(文天祥)的画像挂在书房内,日日参详,以忠烈自比,臣以为不如遂死者之愿,赐其忠烈。”
燕晟原本以屈子自比,可自从先帝被俘,京师大危,燕晟便以文天祥为己愿,若封为忠烈,也不是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赵贞儿不敢反驳陛下,只得将劝阻之词藏在心底,一一照做。安半夏也不敢造次,只得退避一旁。
殷承钰闭着眼由赵贞儿净面、穿衣、束发,心底那悲伤慢慢沉淀,潜入更深秘境,而浮上心头的又是帝王心术,盘算着与几位阁老见面该如何应对。
很明显几位阁老是来打头阵,想摸清陛下的态度,方便礼部定燕晟的谥号的。
阁老们想试探殷承钰的态度,可殷承钰也在思索自己的态度。
她该如何定义燕晟?
她不爱他,她只是依恋他,就像成年后怀念少年时代的心爱之物,虽然遗失宝物让她的心空落落的,痛得仿佛被挖去了一半,可那依旧不是爱,毕竟帝王是不能有爱的,帝王只需要权衡。
不管她对燕晟是否有私情,是否有积怨,她都需要原谅他。
因为大梁政局动荡太久了,皇兄与她皇帝轮流做,四境之地虎狼之徒蠢蠢欲动。
君臣离心离德,大梁需要一位宽宏大量的君主,能够既往不咎,安抚民心,将分裂的朝堂重新凝聚起来,一致对外,为大梁国运赢来一线生机。
赵贞儿为殷承钰佩戴好天子翼善冠,殷承钰扫了一眼镜中的那位目光淡漠、心如止水的帝王,心底微微笑了。
从今日起,这世上没有殷承钰、更没有祁王殿下、只有大梁天子,年号为景。
景帝罢朝三日,重新召集阁老议事,朝中上下一片哗然。
当下内阁三人,两人为先帝老臣,一人姓刘,一人姓谢。只有一人是祁王府的旧臣,是由户部尚书提拔入阁的王勐。
三人应陛下所召,匆忙入宫,除了王勐还维持淡定外,另外两人都有几分踌躇。
景帝复辟一年多,两人还未曾被陛下召唤。传闻陛下年少就是能射杀锦衣卫的狠角色,更别提困于南宫六年后复辟,与先帝积怨已深,不知道会怎么收拾他们这些先帝老臣。
尤其燕少保的死,听说陛下当时还在场,谁知道燕少保到底是病死的,还是陛下亲自毒死的……
三人被陈公公引入陛下书房,推门便感受热浪翻滚,跪拜后平身赐座,偷偷抬眼一瞧,陛下正在作画。
陈公公为几位阁臣奉来茶水,让诸位等一等。
屋内炭火燃得正旺,不一会儿就热得流汗,可陛下身着帝王常服,还披着一件青衣夹袄,远远瞧着有几分瘦弱,的确是大病初愈的模样。
三位阁臣对陛下的说辞都信了几分。
没准陛下罢朝三日,当真是哀思成疾,并非给他们的下马威。
三位刚放松下来,就听陛下说道:“屋内燥热,陈伴伴为阁老们宽衣吧。“
这个命令让三人大惊,谢阁老连忙推辞道:“臣不热,有劳陛下挂心……“
可话还没说完,外袍就被陛下身边小太监强行褪下来,还将他衣袖内藏着的小纸条都掏了出来,奉到帝王桌上。
原来朝臣奏请陛下,都要随身带“小抄”,否则国事繁杂,他们就是多长几个脑袋也不能记全,所以这“小抄”才是他们觐见的真实所想。
三位阁老的“小抄”都放在陛下面前,陛下依旧执笔作画,神态专注,仿佛丝毫不在意,只是不经意地随口问道:“燕卿故去,朕罢朝三日,该让礼部递请谥号。可燕卿是朕的师长,他的谥号,朕想先听听阁老们的意见。”
刘、谢两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做出头鸟,可陛下有问,谁敢不答,王勐只好硬着头皮道:“燕少保驾驭长才,贞劲大节,生定倾危,死安义命,功存社稷,为臣子之典范,当为‘正’。”
司马光有言:文正乃谥号之极美,无以复加。
文臣梦寐以求的谥号,但帝王从不轻易许人“文正”之号,王勐这提议,注定不成。
可这也是王勐的投石问路,试一试陛下的态度。况且他与燕晟同是王府旧臣,抬高燕晟,对他百利而无一害。
景帝轻笑道:“王阁老是想‘文正’想疯了罢。”
王勐灰头土脸地退下,刘阁老出头道:“臣听说燕少保曾将文忠烈(文天祥)的画像挂在书房内,日日参详,以忠烈自比,臣以为不如遂死者之愿,赐其忠烈。”
燕晟原本以屈子自比,可自从先帝被俘,京师大危,燕晟便以文天祥为己愿,若封为忠烈,也不是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