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批准我开饭庄-第2/3页

加入书签
过了西崖头就是我们的根据地了。一道淄河水把河东、河西分成了两个世界。西河岸人烟稀少,见到的只是鬼子的刺刀,汉奸的奴才相,刚出土的麦苗也稀疏焦黄,毫无生气。河东岸是一片太平景象,山顶上翠绿的松柏把身躯高插进白云里,路边的蓖麻棵上还挑着绿色的叶子,田里的麦苗黑油油的一直铺向天边。八路军战士们把枪竖在地边,帮助老百姓冬耕,有人哼着抗日小调……,看到这光景,我激动得鼻子一酸差点留下泪来,心里就像见了母亲那样激动。

杨集是一个有300多户人家的大村,我飞步走到村头,对站岗的战士说明来意后,那位同志马上领我到团部,刚进团部门口,许光明同志迎面走出来,他身后跟着一个不认识的同志。许光明同志当时是淄博职工工作部部长,他见我马上伸出欢迎的手来说:“你可来了。”幷转身介绍说:“这是***同志。”

我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仔细地打量着***。他戴着一顶黑色毡帽,面孔瘦削,但精神很好,穿着蓝色的粗布衣服,脚上穿一双厚底布鞋,完全像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我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心想,中央负责同志不避风险,亲自到这偏辟穷苦的山区来指导工作,对我们矿工是多么关怀呀!

少奇同志笑容可掬地紧紧握着我的手说:“你辛苦了,跑了这么远的路,累不累?”

我连忙回答:“不累,不累。”

少奇同志拉着我的手一直回到屋里,一位同志送来了茶水,少奇同志热情地让我喝茶,还问我饿不饿?

我说:“不饿。”接着又对少奇同志说:“我还需要当天赶回去呢!”

少奇同志说:“好,应当早赶回去,敌人统治很严,住下也不合适,喝点水,休息一下,简单地把你们那里的情况谈一下吧!”

我向少奇同志汇报了煤矿工人受苦的情况,敌人的武装力量和地下党组织的工作情况,少奇同志全神贯注地听取了我的汇报。

少奇同志问我,工人们有什么要求。我说:“兄弟们太苦了,大家都翘着脚盼望八路军早些把他们解放出来。”

少奇同志指示说:“要使工人不受压迫不受苦,就需要我们搞好地下工作,团结广大群众,积蓄幷保存力量,巧妙地灵活地和敌人进行斗争,创造反攻的良好条件,万不可有急躁情绪,要树立准备作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我倾心地牢牢记下了少奇同志的教导。

少奇同志问我工作有什么困难?我说:“在矿井下干活接头开会不方便,活动也受限制,最好能在洪山镇开个小饭馆,这样开展活动,救济工人都方便……。”

少奇同志说,这样做比较好,但不要把生意搞大了,免得引起敌人的怀疑。少奇同志一边说着,一边指示淄东工作部的同志给了我50块大洋(银元),幷说,这钱作为你们的活动经费和救济工人用,从现在起,你们可以自力更生了。

我汇报完以后,少奇同志说,“我们吃饭吧!”我知道,当时同志们的生活是非常苦的,经常吃糠咽菜,高粱饼子和咸菜就是最好的饭食了。但是少奇同志还是叫人新摊了小米煎饼,跑出三里多路买来了羊肉、豆腐。当同志们把这样的饭菜端到我脸前的时候,我的眼圈有些湿润了,党是多么关怀我们工人啊!

吃饭的时候,少奇同志还指示了一些发展组织、散发传单、接头开会的秘密方法。

下午,日头大西了,我告别了少奇同志。少奇同志送我到大门口,紧握着我的手说:“回去后坚持斗争,胜利时再见。”我走出老远了,少奇同志还站在门口看着我。

当天夜里我赶回了矿山,把少奇同志的会见告诉了同志们,大家的情绪像火山一样沸腾了。

按照少奇同志的指示,我在洪山镇开起了一个小饭馆,起名叫《玉来饭庄》,发展组织,秘密搜集情报,开展抗日宣传,组织工人掀起反抗斗争……

1943年,淄博大歉年,矿工们的生活非常困难,地下党支部便发动群众连续组织了几次抢煤、抢粮活动,特别在宣传抗日活动中,党员杨学胜利用晚上在炭矿的广场上放电影的混乱机会,把一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标语贴到一个日本兵的后背上,让他带回营房,敌人在大惊之后也知道我党地下活动又深入到矿区,《玉来饭庄》也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经常到饭庄转悠,晚上也发现被监视。当上级指示要我马上撤出《玉来饭庄》后,饭庄便遭到了敌人的围袭、破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