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探新路
全国养老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虽然养老机构正在不断完善,但这一养老方式并不受老人和子女“待见”,因受传统观念影响怕落下“不孝顺”的名声。而老人们也不愿搬进陌生的地方居住,尤其养老机构的规章制度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的行动,甚至改变老人的生活习惯,造成老人的心理抵触。
在这种背景下,为破解养老难题,2008年,淄博市出台了《关于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行社区居家养老,即**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
“徐啊,你大爷不在家,我胃病又犯了……”“刘奶奶,你别急,我马上去家里接你,咱去医院看病!”
“张啊,我女儿今天中午有事不回来了,你来给我做饭好吗?”“好的蔡爷爷,我一会就过去,你想吃什么菜……”
以上两段对话是记者在淄博市张店区迎春苑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站听到的电话内容。
对话中的小徐和小张是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员。2009年淄博市**每年拿出50个公益性岗位,从应届毕业大学生中招聘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员,目前已招聘100名,为社区内子女在外地、无退休金、生活困难、低保特困、失能老人提供买菜、做饭、清理卫生、读书读报等服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站是淄博老龄系统积极探索的社区居家养老的一种模式,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当记者走进迎春苑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站时深刻感受了老人对这些管理员的需要、对服务站的依赖。
“现在来服务站活动、休息的老人已有60多人,还成立了京剧团、合唱团,每天都有活动。”小徐说,他们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给所有老人打一遍电话问问有什么需求,他们也提供上门服务,给老人做饭,打扫卫生,聊天说话,陪看病陪逛街。
在服务站,记者还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操作“爱晚家园”网站,上面记录了社区所有老人的信息,配套的还有一部电话。“这叫一键通,将老年人和党员、青少年等助老志愿者的电话进行捆绑,实现了24小时直通服务,老人按一个键就能找到我们,而且网站会显示老人基本信息。”吕宜民告诉记者,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淄博市开始探索开发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将互联网、呼叫中心、现代通信等技术运用到社区服务中,让老人真正体验到了“居家无忧”。
吕宜民意味深长地说,现在淄博乃至全国多为“421”的家庭模式,传统的“养儿防老”遇到了很多难题。“社区居家养老,找到了一种中和之道,既照顾了老人恋家的情绪,又照顾了他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受欢迎。”吕宜民说,社区居家养老试点的成功填补了淄博养老空白,淄博市也将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制度,探索更完备的养老机制。
在抓好居家养老工作的同时,淄博市强化了机构养老工作的基础,加大了市级财政扶持力度,2008年以来,投入384万元扶持了57家基层养老机构。
养老服务上水平
60岁以上老人不能办理商业保险曾经是很多老年人的心病。但在淄博,记者发现,淄博1/3以上的老人参加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障工程——银龄安康工程。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夹山村的72岁老人吴光珍2009年3月11日收到了来自“银龄安康工程”的1800元理赔金,成为我省实施“银龄安康工程”后首个获得理赔的参保老人。
原来,吴光珍老人的孙女郑美玲在“银龄安康工程”启动不久就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实惠,老人的年龄也合适,接着就拿着老人的户口本到淄博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入了保险。当年2月25日,老人因为下雨路滑摔伤了腰椎,进行了住院治疗,并得到了1800元的理赔金。
银龄安康工程的实施解决了很多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深受百姓喜爱。据吕宜民介绍,淄博市自2009年开始实施银龄安康工程,80周岁(含)以下的老人都能参加,保障期限为一年,期满后可续保,每份每年交费20元,每人最多可以办理5份。
“‘银龄安康工程’是专门对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作出的保障工程,是**为老年人办的一件好事实事,下一步市老龄办将重点做好理赔服务监督工作,保证投保老人正当赔付及时到位,切实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吕宜民介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全国养老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虽然养老机构正在不断完善,但这一养老方式并不受老人和子女“待见”,因受传统观念影响怕落下“不孝顺”的名声。而老人们也不愿搬进陌生的地方居住,尤其养老机构的规章制度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的行动,甚至改变老人的生活习惯,造成老人的心理抵触。
在这种背景下,为破解养老难题,2008年,淄博市出台了《关于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行社区居家养老,即**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
“徐啊,你大爷不在家,我胃病又犯了……”“刘奶奶,你别急,我马上去家里接你,咱去医院看病!”
“张啊,我女儿今天中午有事不回来了,你来给我做饭好吗?”“好的蔡爷爷,我一会就过去,你想吃什么菜……”
以上两段对话是记者在淄博市张店区迎春苑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站听到的电话内容。
对话中的小徐和小张是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员。2009年淄博市**每年拿出50个公益性岗位,从应届毕业大学生中招聘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员,目前已招聘100名,为社区内子女在外地、无退休金、生活困难、低保特困、失能老人提供买菜、做饭、清理卫生、读书读报等服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站是淄博老龄系统积极探索的社区居家养老的一种模式,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当记者走进迎春苑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站时深刻感受了老人对这些管理员的需要、对服务站的依赖。
“现在来服务站活动、休息的老人已有60多人,还成立了京剧团、合唱团,每天都有活动。”小徐说,他们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给所有老人打一遍电话问问有什么需求,他们也提供上门服务,给老人做饭,打扫卫生,聊天说话,陪看病陪逛街。
在服务站,记者还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操作“爱晚家园”网站,上面记录了社区所有老人的信息,配套的还有一部电话。“这叫一键通,将老年人和党员、青少年等助老志愿者的电话进行捆绑,实现了24小时直通服务,老人按一个键就能找到我们,而且网站会显示老人基本信息。”吕宜民告诉记者,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淄博市开始探索开发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将互联网、呼叫中心、现代通信等技术运用到社区服务中,让老人真正体验到了“居家无忧”。
吕宜民意味深长地说,现在淄博乃至全国多为“421”的家庭模式,传统的“养儿防老”遇到了很多难题。“社区居家养老,找到了一种中和之道,既照顾了老人恋家的情绪,又照顾了他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受欢迎。”吕宜民说,社区居家养老试点的成功填补了淄博养老空白,淄博市也将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制度,探索更完备的养老机制。
在抓好居家养老工作的同时,淄博市强化了机构养老工作的基础,加大了市级财政扶持力度,2008年以来,投入384万元扶持了57家基层养老机构。
养老服务上水平
60岁以上老人不能办理商业保险曾经是很多老年人的心病。但在淄博,记者发现,淄博1/3以上的老人参加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障工程——银龄安康工程。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夹山村的72岁老人吴光珍2009年3月11日收到了来自“银龄安康工程”的1800元理赔金,成为我省实施“银龄安康工程”后首个获得理赔的参保老人。
原来,吴光珍老人的孙女郑美玲在“银龄安康工程”启动不久就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实惠,老人的年龄也合适,接着就拿着老人的户口本到淄博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入了保险。当年2月25日,老人因为下雨路滑摔伤了腰椎,进行了住院治疗,并得到了1800元的理赔金。
银龄安康工程的实施解决了很多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深受百姓喜爱。据吕宜民介绍,淄博市自2009年开始实施银龄安康工程,80周岁(含)以下的老人都能参加,保障期限为一年,期满后可续保,每份每年交费20元,每人最多可以办理5份。
“‘银龄安康工程’是专门对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作出的保障工程,是**为老年人办的一件好事实事,下一步市老龄办将重点做好理赔服务监督工作,保证投保老人正当赔付及时到位,切实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吕宜民介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