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臣杀的有点多-第2/3页

加入书签
        见他不离开,朱凌直接招呼外面站岗的锦衣卫:“来人!把王承恩给我拖出去!”

        话音刚落,殿外两个挎刀的锦衣卫便进来,直接将地上跪着的王承恩拖了出去,而王承恩也一直大呼:

        “陛下!奴婢是为你好啊!陛下!”

        朕知道,不然像你这般阻拦,早就被拖出去打死了。

        见陪伴在陛下身边的人也被这般处置,侍奉在床榻前的周皇后和两名贵妃也不敢再言语,虽是后宫之人,但也懂得国事重大,不再劝阻。

        倒是很快的拿出便装给朱凌穿戴好,而他全程有没有说什么,穿好后便随着王国兴离开了寝宫,而身后的周皇后等人眼神中满是对丈夫离家的盼望。

        策马一路来到了京营,还未进了大营,便已经听到虎虎生风的气势和肃杀的阵势,一声声喊杀皆喊在了朱凌的心头上。

        他迫切地纵马进了大营,站在远处观望着京营士卒的操练,如此整齐,如此壮观,令身体有些虚弱的他瞬间好了不少。

        “好啊,我果然没有看错孟兆祥,短短一天,就能让士卒们令行禁止,训练有素,若是假以时日,颇有孙帅那秦兵之风啊!”

        看着如此动人心魄的阵势,朱凌此刻内心极为的满意,京营可是京师和他的命根子啊,这也是他手底下仅有的两支军队其中的一支,若是再拨以粮饷,许诺给些好处,当真说不准有孙传庭手下秦兵的威风。

        此刻朱凌只恨自己没有重生在孙传庭活着的那个时候,若是孙传庭仍在,充分信任于他,定能使那李自成,张献忠之辈折戟沉沙,死在中原,又怎会让他们双双称帝?

        恨啊,恨这个崇祯竟那般不信任孙传庭,最后将其逼死在了与李自成的大战之中,孙传庭的重要,明史都为其鸣不平:“传庭死,明亡矣。”

        虽有几分故意抹黑崇祯的意味,但其深层次的道理却不是假的。

        “陛下,孙传庭此刻是否身死未有定论。”一旁的王国兴突然提醒道,正当朱凌疑惑之时,脑海中突然想起。

        孙传庭战死潼关,因其尸首无从寻觅,崇祯执意认为他诈死潜逃,不知所踪,故并未给任何恩赐,最后还是清代乾隆皇帝赐予孙传庭“忠靖”二字,似乎在折射崇祯之愚。

        不过既然自己知晓真相,孙传庭的名声以及威望自然要为其恢复,但也不急这一时,据说孙传庭的家人皆投井而死,唯独八岁的幼子孙世宁被一位老翁收养,待日后收复陕西,一定得找回这个孩子,给个恩荫的官位,也好告孙传庭在天之灵。

        “此事也许是朕搞错了,日后若能寻回尸首,建个墓葬,给其家人一个交代吧。”

        说着说着,阅兵台的孟兆祥也发现了二人,立即下令让士卒歇息,然后跳下台,骑马朝这里奔驰而来。

        在距离十几步前纵身跳下马,然后跪到朱凌面前,高呼:“臣不知陛下驾临,未能迎接,请陛下恕罪!”

        “不用,孟总督未免想的太多了,看到你把京营整顿成这样,朕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会责怪与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