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大致有了主意,两人商量一番便开始着手动作。
妘昭昭同沈老板寻遍汴京找到两块合适的石壁,送去石匠铺子中稍加打磨,将其直立放置于书坊正门前。
青石如镜,约莫有八尺大小,一左一右耸立于在皆堂门厅前,极为晃眼。
妘昭昭正脚踩在圈椅上,抬臂执笔在石壁最右端题上一行小字。
环儿同沈老板一样在一边瞧热闹,不解地发问:“小姐这是在做什么?怎么好端端地搬来两块大石头?”
沈老板抱臂而立,眼里晃过笑意。
“你们小姐说,要在汴京举办一场……唔,征文赛事?”提及“征文”二字,沈老板不甚熟悉,咬字略有些慢。
妘昭昭写好考题,轻吹了下尚未干涸的墨迹,轻盈跳下木椅,退后几步望向两块硕大的石壁。
她回转身,眼眸晶晶发亮。
环儿蹬蹬上前,好奇摸着光滑润泽的石壁。
左边是专为征稿置办的石壁墙,石壁上方写有大大的两个字——“斗文”,侧边的娟秀小字则注明了文稿要求以及奖赏。
环儿新奇得紧,她扭头又问:“小姐,那右边那块石头是作什么的?”
妘昭昭拍拍手里的灰屑,解释道:“诗板。”
古人尤爱趁兴题诗,多数名作皆是兴起作成。名士们若是诗兴大发,寺观、亭柱、佛塔墙壁……哪里都能留下诗篇,甚至连草编的笔杆都能题字。
汴京本就繁盛,更别提她的书坊旁便是酒楼,每日不知多少过路人攘来熙往。
她在此设立诗板,倘若有哪位大家过路时一不小心留下一篇千古名作,书坊同样添了光彩。保不齐百年后,她的在皆堂还会成为古址遗迹,亦可名垂青史。
念及此,她不放心叮嘱环儿,“这是专为过路人置办的诗板,无论谁来都可题诗,你这小丫头可不能为了省墨,不许人家写。”
环儿吐吐舌头,“知道了我的好小姐。”
妘昭昭嘴角扬起。
“此法好是好,可……”沈老板话里不掩隐忧,她无奈叹道:“姐姐不是泼冷水,不过只怕没什么名家参预。”
在皆堂如今虽有几分名气,可到底根基尚浅。在汴京那群高士看来,怕也是小打小闹,瞧不上眼。
“征稿本就是浪里淘金。”妘昭昭不在意地玩笑道:“何况我这尊小庙原也不欲请来大佛。”
在商言商,她要找的并非风雅名士,而是职业写手,才学低上几分也无伤大雅,够用就行。
这些人没有记录在史册,而是隐逸在汴京众多学子贡生之中,她无从得知,只能想出这般计策。
或许,千机阁的临渊倒知晓其中谁是真正学识渊博的可用之人,谁又才学疏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