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两线作战(3)

加入书签


红尘滚滚,万丈深沉。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这段故事或长、或短、或欢愉、或悲伤,都是难以磨灭的。

        有的故事能说,有的却是一生也不能触碰的疤。

        昏暗灯光、滚滚闷雷,夏末的夜里,燥热的空气里是丝丝微风,不似凉爽,却夹着纷杂的花香,为烦闷的人们带来些许舒缓。

        书房内关于作战计划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将近三个时辰,最终在孟洵的主持下确定了两线作战的方案,只是这“两线”是秦和谁,仍旧久争不下。

        以秦亮为首的老一派认为骨头先捡软的啃,眼下虽然起义军已经占领秦国的半壁江山,但并不稳固。为军者,还是要稳中求胜,占地面积大固然好,但坚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眼下秦勇昌虽然节节败退,但秦国的实力尚在,他若联合其他三国,合力围剿起义军,也不是什么难事。

        自古以来,各国虽纷争不断,但并非没有合作的可能,只找到了共同的利益,没有什么障碍是不能突破的。何况,燕国与秦国还是姻亲。所以,两线作战,应该是同时进攻燕国与秦国,确保两国无法联合的同时,还能阻断魏、陈两国的援军,乃一箭双雕之计。

        以秦同袍为首的新晋将军们则更主张同时进攻秦国和魏国。燕国虽然与秦国是姻亲,但燕王懒政,宠信宦官,当政的实际是太后徐国凤,而徐国凤为人虽野心勃勃,手腕狠辣且刚愎自用,不会与秦国联手。何况,燕国国力已经是外强中干,加之几位有能力的大将都被迫卸甲,已然不足为惧。

        至于陈国,当初陈康死后,蔺桡带着十几万陈兵归顺,已经使陈国元气大伤,加之陈国眼下几位继承人之间内斗不断,老国主又紧紧握着大权不肯放手,早已自顾不暇,即使参与此次瓜分之战,也难成气候,更重要的是,陈国的地理位置不好,若想参战,必须借道魏国或者回鹘之国。

        魏国虽然是四国之中占地面积最小的国家,但其国主魏林却是最有政绩也最有野心的一位,其地理位置也是此次攻打起义军有利的。

        魏国处于四国之中央的位置,北可与秦形成南北夹击,西可与燕国联合行成西南攻势,南临陈国,更是可以与陈国形成大部队挥师北上,直扑起义军。

        更为可怕的是,魏国君臣上下一心,就算起义军占领了秦国和燕国,魏国也极有可能趁机吞并陈国与起义军南北分治。届时,魏国做大,想再统一四海就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与其给自己养出一个无穷尽的后患,还不如先灭了强敌。强敌破败,再带兵南下,直取陈国,如此四国之中除了秦,只剩一个孤立无援的燕国,届时哪怕燕王启用旧臣也无力回天,燕国自然会如摧枯拉朽一般。

        红烛燃尽,换了新的。

        千秋一一直安静的听着诸位将军的话,包括说到激烈时的争吵,但她始终未发一言。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而是她不想以自己的仇恨去终结大局。

        外面的士兵,各个都有自己的家,他们的家人还在等着凯旋之后的相聚,他们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死伤在自己的狭隘的仇恨中。

        她也知道,同袍如此坚持攻打魏国,多半是为了自己在发声,但他大可不必如此。自己是靠着仇恨在生存,可也不想让更多的人变成自己这副模样。丧家之犬,一只就够了,何必成群结队的遍地哀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