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走马观花-第2/3页

加入书签
皇城司和五城兵马司的兵士早把三鼎甲要通行的街道清理干净,无数的老百姓和文人士子纷纷涌到街两边,闺阁女儿家们纷纷出动,她们准备好了绣球,站在沿街房屋的楼上翘首以盼。

时至正午,在三月的暖阳之下,整座京城一片欢腾。

三鼎甲前面都有一个宫人高举着一面匾额,上面或写着“状元”,或写着“榜眼”,或写着“探花”。

贾瑜骑在高头白色的御马上,两侧楼上不停有绣球砸向他,女子们尖叫着,入耳全是“贾公子”和“贾仲卿”。

老的慕容鸿信她们看不上,丑的孙欣更是不屑一顾,几乎所有的绣球都是冲贾瑜来的,乌纱帽两边的直脚幞头都被砸歪了,才开始的时候贾瑜还把它们摆正,可摆正后没等几息又被砸歪了,反复几次无果后,贾瑜只好作罢。

贾瑜走到哪里,哪里就下起绣球雨,把宽阔的街道都染成了大红色。

南城的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两侧青楼歌馆上的清倌人、歌女和花魁们的绣球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砸到他想纵马逃离,砸到他想破口大骂。

永胜门城门口,围观的人摩肩接踵,水泄不通,新科进士们站在金榜前面,三鼎甲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进来,翻身下马,慕容鸿信站在金榜前,给礼部尚书张育梅躬身一礼,得到授意后,高声道:“谢皇恩浩荡,揭榜!”

孙欣和贾瑜走上前,一人站在一边,把金榜上的红绢布缓缓揭开。

状元率众进士观完榜,榜眼和探花先送状元归第,然后探花再送榜眼归第,最后探花自归。

归第就是送他们回住的地方,期间新科进士们自行散去。

至此,殿试彻底落幕,贾瑜正式成为此次春闱的探花郎。

礼部随即编著《宣德四年进士名录》,上面详细记载着进士们的各项资料,包括:姓名、表字、籍贯、成绩、所授官职等等,由隶属于礼部的信承司即刻五百里加急送至各道各府,再由各府抄录下达给各县各镇,以供全天下人知悉。

朝廷会给新科进士们颁发金花帖子和及第金匾,金花帖子像奏折一样大小,方便随身携带,上面记载着持有者的功名和及第时间。

金匾上则用鎏金大字写着“进士及第”,用以悬在高堂,传于后世。

这些由礼部派专人送至在京进士们的家中或则他乡进士们住的会馆里。

守在宫门口的贾芸见贾瑜中了探花,欣喜若狂,纵马往回狂奔。

贾芸冲进荣禧堂,大声道:“老爷,中了!二爷中了!”

贾政猛地从椅子上站起身,连忙道:“中了什么?”

“探花!”

史湘云拍手道:“听说状元和榜眼往往都是又老又丑,瑜哥哥生的那么好,莫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和三元及第失之交臂的?”

薛宝钗认同道:“我想着,瑜兄弟又不走仕途,皇帝老爷若是点他做了状元,对他也是不甚有利,加上他诗词写得极好,外人不都说探花得才貌双绝者才能为之?”

探春附和道:“宝姐姐和云姐姐说的有道理,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尽管心中还有遗憾,但政老爹更多的还是高兴,探花也很不错了,至少证明圣上和大臣们都是认同瑜儿的,现在想来是自己太贪心,他又不走仕途,三元及第怕是对他没有什么好处,由此可见,圣上还是很爱护他的。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响,门子站在门口禀告道:“老爷,门口来了礼部的官吏,说是来给东府瑜大老爷送金花帖子和及第金匾的。”

荣国府的大门口挤满了老百姓和文人士子,见贾政出来,礼部的官员拱手笑道:“政公,恭喜恭喜啊。”

贾政还礼道:“有劳贵足,请至府中饮一盏茶水。”

那官员奉上金花帖子,笑道:“多谢政公美意,下官还要去别家。”

小吏抬上来及第金匾,贾兰和贾菌欢呼一声,跑上前一起接住。

贾政接过金花帖子,老脸颤抖,动情的抚摸着,待礼部官员告辞离开后,围观的文人士子和百姓们纷纷走上来恭贺。

几个下人抬来两大筐铜钱,开始抛洒,百姓们抢的不亦乐乎,文人士子们不愿为几文铜臭而折腰,和贾政说了一番恭贺的话,各自散去。

贾兰和贾菌抬着及第金匾兴高采烈的跑进荣禧堂,王熙凤“哎呦”一声,叫道:“这可真好看,莫不是用金子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