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章-第2/3页

加入书签
        齐欣然在堂外站了片刻,还是走入了这一片热闹温馨。规规矩矩地行礼后,便站在一旁悄悄打量齐鸣。他与齐显一般高大,面白无须,与他父亲相似的周正的五官,只有眼尾微微上挑,显出一派少年人的锐气来。与之相反,他的声音却有些低沉,一说话便有几分少年老成,这般矛盾的气质十分特别,让人见之难忘。齐欣然打量他时,察觉齐鸣似乎也在打量她。这有些奇怪,齐鸣**岁离家求学时,两姐妹都很年幼,对这位兄长几乎没有印象。虽然这些年他归家几次,但除了照面时见礼,其余时间是从不搭理她们的。

        晚上就寝前,小刘氏来到她房间。母女二人客客气气的互相问候,沉默片刻,小刘氏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作罢。

        小刘氏自觉有些亏欠自己的女儿,自己嫁过来做继室,本就是过来照顾外甥的,她很自知,所以尽心尽力照顾外甥和夫君了,却忽略了自己两个年幼的女儿,等她有余力照顾女儿时,却发现两个女儿都不亲近她。小女儿毕竟年纪小,很快就和她亲近起来。只有这大女儿,总是冷冷淡淡地难以亲近,怎么讨好她都无用。而且她年级还很小时,就十分有主见,且倔强固执。虽说血浓于水,但大女儿始终拒她于千里之外。因为愧疚也因为无奈,她也不再强求,尽量顺着她。

        可是,如今她却犯了难。女孩即将及笄,可是婚事却无着落。这毕竟是她的长女,她愿意尽心尽力为她筹划。可是,她这样的心性,该为她选什么样的夫家呢?邺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适合的人家并不多。齐家重文,她希望能把女儿嫁进耕读世家,岚陵世家众多,并且齐家主家在岚陵家大业大。思来想去,她还是跟齐显商议致信给岚陵的长嫂,并写信给岚陵求学的长子,让他在众同窗中也多多留意。怀楠书院的学子大多世家出身,然而齐鸣毕竟年轻,这样事情让他很是为难,但念及家中只有这两个妹妹,只好硬着头皮答应。

        齐家在国内是有名的大氏族,可是,他家这一支确是没落了。他家择婿属实为难,高不成低不就。可他一个学生,要如何在同窗中择妹婿呢?春假前,他去酒楼赴郑生的宴,席上十几人皆是平日好友。觥筹交错时,忽一人姗姗来迟。只见此人一身淡青色的文士长衫,身姿挺拔,因未及弱冠头上扎着宝蓝色发带,眉目如画,气质沉静,正是学院院首侄子江净之。其父江看山是朝中的大学士,才高八斗,十分受人敬仰。江家亦是悠久的世家,自古才子频出,在岚陵旁的望龙江扎根,人称江左第一世家。江净之擅书法和诗词,八岁写了一幅千福图,受到了当时太傅的赞赏,被收藏在皇家的文缘阁之中。他写的词也很受喜爱,他题在酒楼壁上的词争相被歌姬传唱。

        江净之喜静,平日很少参加同窗的宴请,因为他的身份同窗皆以为他为人高傲,不屑与人交往。确实,因他年少成名,家中长辈担心他狂妄自大,对他的要求愈加严格,他也常常自省其身,规束自我。这次同窗郑生邀他,本以为他不会来赴宴。没想到小公子翩然而至,惊得在座众同窗目瞪口呆。江净之见众人冷了场,不慌不忙告了个罪,安然入座。郑生生性外向,马上活跃气氛,一时间酒桌上推杯换盏,年轻的学子个个高谈阔论,酒酣耳热之后互相称兄道弟起来。

        在座的学生大都岚陵人士,仅有齐鸣来自邺城。邺城乃边关重镇,来往各地商人,杂胡聚集。在座学子大多没见过胡人,十分好奇,争相向齐显询问,连江净之也心生好奇,竖耳倾听。齐鸣讲到胡商以物易物,胡姬丰润迷人,惹得各学子心向往之,纷纷请求跟随齐鸣去邺城游历。尤其以郑生叫嚷的最欢,他家有商队常年北上邺城,提议可以跟随商队北上,商队里有许多护卫,可以带很少的仆从一同出发。此提议一出,众人皆眼前一亮,纷纷附和。齐鸣心中一动,在座的同窗皆是氏族大家出身,虽良莠不齐,但可以让父亲从中考虑。想到这,齐鸣深觉这是个好机会,便顺势同意。这群年轻人都是急性子,正好临近春假,众人就要马上启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