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老娘真的没想造反啊

加入书签


  民主管理的好处是,所有人都可以对清河县的政务掺和进来一嘴,正如潘金莲所说,每一个人都有参与的权利。

  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些掺和进来的大嘴巴就成了新闻传播的重要途径。

  穿越过来这段时间里,潘金莲就已经领教了这种口口相传的效率。

  就比如钦差让潘金莲的小叔子给揍瘫痪了,潘金莲在县衙里听汇报的同时,消息就已经在清河县传开了。

  在无法进行足球训练的时间里,潘金莲一面筹划着冬季的各种运动项目,一面着人提高炼钢的技术打造兵器,给清河县整体的防御和战斗力都提升了一大截。

  当兵的拿着闪闪发亮的兵刃,心里都感觉底气更足了。

  冷兵器时代,不光拼蛮力,兵器也是十分关键的因素。

  你砍我一刀,我衣服破了。

  我砍你一刀,你脑袋直接掉了,这不仅对战士们的感官形成刺激,更能极大提高队伍的士气。

  尤其是冰刀在清河县推广以来,很多士兵又琢磨出了新的用途。

  冰刀结合武功,一个旋踢,对方直接重伤,这边已经滑着冰刀跑出去很远了。

  在稳定发展周边产业,提振清河县的经济之后,潘金莲又在民生领域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比如全城的药铺医馆,统统被潘金莲收购过来,归清河县所有。

  那些医生按照月度实施旱涝保收的同时,又根据每天接诊的工作量提取相应的奖金,变成了清河县的公务人员。

  对所有清河县在籍的百姓,统统试行医疗免费,看病吃药一个大子儿都不用交。

  医患关系变得超级和谐不说,百姓们都在暗暗盼着潘金莲能当皇帝。

  所以坊间也曾经传出清河县想要独立的消息,这也都是钦差这次来要查实的内容。

  现在的清河县,适龄的学生教育免费,医疗免费,妇女每天上班赚钱,政府还时不时发点儿钱,男人们游手好闲的也少了,社会治安也明显见到了效果。

  潘金莲还不忘拉拢周围几个县共同发展,她个人的口碑也是与日俱升。

  而这一切必然触及封建统治阶级敏感的神经。

  尤其是大宋的统治阶级,本来就神经衰弱,一刺激,更受不了了。

  百姓的心态悄悄发生着变化,但这些潘金莲身在其中,感受的不是特别明显。

  所以当她筹划着如何向大家解释钦差挨揍的事情时,大家的反应更是出乎她的预料。

  钦差的车马从景阳冈出发这一路上,就根本没有想象的顺利。

  本来钦差治下的几个人还打算到了清河县二话不说先来一波下马威,向潘金莲兴师问罪的,可是谁也没想到一路上走走停停,半天的路竟然走了三天。

  不是别的,每到一处,周边的几个县都会层层设卡进行拦截,美其名曰核实身份。

  拦截下来之后安排在驿馆,然后又有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手持兵刃围的水泄不通,二十四小时无死角轮岗。

  期间钦差的人马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跟任何当地的百姓了解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大家都本着一个心思,给潘金莲争取更多的时间。

  潘金莲一倒,好日子就结束了。

  这女的绝非凡人,她脑子里到底还有多少能给大家带来实惠的东西,谁都预测不准。

  刚开始的时候钦差大人还不停的哼哼,这疼那儿疼的各种事儿,后来哼哼的声音就变得越来越弱。

  但是每一次衙门里派出来的医生口径都会出奇的一致:没什么大问题。

  结果一行人前进也不是,后退也不是,几天时间里就被磨的一点儿脾气都没有了。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几个收益的知县得到消息之后都是快马加鞭的赶到清河县,第一时间向潘金莲通报他们了解到的情况。

  钦差是来干什么的,钦差是个什么身份,要在清河县待几天,能起到什么效果,等等等等,一清二楚的呈现在了潘金莲面前。

  “几位大人好意心领,感激不尽,但是有一点,你们是如何知道了这些信息的,钦差的队伍里,也有清河县这样的大嘴巴?”潘金莲本来是在打趣,可是几个知县纷纷认真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