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道德真经-第2/4页

加入书签
    陈政又一次感受到了秦国强大的基因,老秦人盼着打仗改变命运,给老婆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东边的六国呢?天天害怕打仗,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这狼和羊的关系已经确定了,那还有啥好说的,结果显而易见嘛!诶?不对劲儿呢!“你们那几十坛子酒喝了一百多年也没喝完,守关将士们可真够能喝的。”

    “先生哪里话,这不是不舍得喝嘛!历任的关令可是抠得紧,把酒窖的钥匙随身装着,没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就甭想喝上一口。看先生跟我们蒙将军的交情,那还不放开了喝上一坛子嘛!再说了,今天蒙将军喜得贵子,那还不开上两坛、三坛的,也让我们喝个痛快。”

    “那我可说不准。再说了,我也没工夫在这儿喝酒。”陈政说着,就要放回那卷竹简。

    “咦?先生手里拿的是个啥?咋还包着布呢?上面写的是个啥?”

    陈政朝手中的竹简上一看,果然在一侧的位置写着一行字,一边辨认一边念出声来:“天~地~玄~妙~无~名~真~经~。”

    弹落外面厚厚的一层尘土,陈政迫不及待得抽出了里面的竹简,展开看时,只见手指宽窄的竹片用细细的牛皮绳子连接着,上面密密麻麻尽是战国小字,那牛皮绳子显然已是磨损厉害,看来这竹简曾经被人无数次的展开阅读,这究竟是本什么书呢?

    陈政随意的辨认着里面的只言片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what?陈政心中陡然一惊,再看时: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秦国大兵听陈政念着,便走了过来:“啥到不到的,闻到没闻到?这满屋子的霉味儿当然闻得到了,是吧先生?哈哈哈哈!”

    陈政看了看那句“下士闻道,大笑之”,斜眼看着黑眼圈儿:“这尼玛就是说你呐!”

    那大兵瞪着两个黑眼圈儿呆了片刻:“谁敢说我?谁敢说我?这书是谁写的?”

    此时陈政将竹简里的内容和书架上刻着的“尹”字联系起来,再仔细分辨第二个字,突然茅塞顿开,这两个字不就是“尹喜”嘛!

    陈政虽然对《道德经》的内容也是支离破碎、一知半解,可眼前的竹简分明就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无疑。

    《道德经》?尹喜?陈政瞬间豁然开朗。

    陈政把另外四卷竹简拿下来一一打开,果然,五千言的《道德经》就存放在这函谷关的僻静角落。若不是上天派来一只神鸟,没准儿哪天就被小恬恬取暖用了,那岂不是暴殄天物?!

    想当年,老子乃是周王室的藏书馆馆长,相当于藏经阁的扫地僧吧!反正是把周王室所藏的天下之书看了个通透无遗。随着周王室的没落,再加上王室内斗不断,老子看破红尘,了无牵挂的辞了官职,骑着一头青牛西去了。

    偏偏当时函谷关的关令尹喜也非等闲之辈,竟然夜观天象,发现东方有紫气飘来,知道有圣人要途径函谷,果然让他等来了仙风道骨、须发皆白的老子。尹喜得知老子要独自西游,愣是拜托这位圣人写下了洋洋洒洒五千言的《道德经》,成为了老子留在世上的唯一著作。如此说来,尹喜也是为历史做出过重大贡献之人。

    若干年前,孔子拜见老子临别之时,老子对这个未能参悟天地大道,还在功利、仁义当中纠葛的人表述了一番忠告:“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老子能对孔子说出这些临别赠言,起码说明他们两人的频道还是相对于常人更加接近的,也说明老子认为孔子是值得点化的。

    不在一个境界的人,频道是不通的。你活在你的世界,他活在他的世界。即使你发自肺腑、出于善心的发出信号,另一个世界的人也接收不到。没准儿,你驾驶着飞碟从外星来到地球,奉劝地球上的宇宙原始人们不要拿石头、拿标枪、拿rpg、拿导弹互相打了,可人家却认为你多管闲事儿,把黑漆漆的炮筒对准你呢?!所以老子说,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跟那些一辈子睡不醒的人,废什么话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