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节 因谁而明-第2/2页

加入书签
    很显然,黄馨与博卡布的观点存在差异,这或许与他们各自选择的道路不同有关。

    在黄馨的认知中,她所坚持的理想不是她所提出的,也不是由她发扬光大的,她只是一个继承者,自愿践行,同时因为整个世界的变化,有了她挺身而出的现实需求,如果在这里的不是她,而是任何一位有着共同追求、共同理想的同志,想必结果都是一般无二的!

    所以要论信仰的话,自己应当是一个符号,是理想的缩影,而并非那个叫做“黄馨”的人或者神是理想。

    就连艾欧关于封神的解释,都讲到了,神性生物最初聚集领域,形成雏形,开始获得收拢信仰的权能,是因为神性生物成为了那个领域、那条道路的具体形象。

    具体形象,这样的称谓让黄馨很自然地联想到了《道德经》,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是没有具体形象的,凡物当然可以讲、可以论,但只要形成了有具体含义的,无论是词汇还是图像,那就已经不再是“道”了,顶多就是“道”的一部分而已。

    但是若没有这明确的一部分,凡物无法理解,无法崇信,他们只能望而生叹,如此情况,当然不存在什么信仰。

    所以神祗需要成为明确的一部分,以此收取信仰,强大自身。

    也因此,由于那被明确的一部分的不同,才有了神祗间强弱的分别,权柄的不同……

    对此,戚远应当最有发言权,先后正面对抗两名上古憎恶,对们之间的强弱比较,真是太明确了!

    相对于星际探索丙型,宇宙格斗传送术的十数万公里跨越区间,不但跨越距离短,而且中间传送过程的时间差也短!

    正常情况下,稍不注意,都不可能察觉到如星际探索丙型跨越十光年所光临的怪异空间。

    但是在埃盖马尼的褐红色扑击下,戚远的感知领域准确地捕捉到了传送过程的那一瞬间。

    冷汗随着突破号再次出现在宇宙中,而浸透了全身衣物。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