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骏宇换了种方式,指着凯南和约翰说“哥哥”,指着自己和潇央说“爸爸”。
重复了数次之后,他指着凯南和约翰,期待着小狮子能辨别“哥呜,爸呜”的区别,遗憾的是,小狮子不论对着谁都乱喊一通,似乎并不能理解这个发音的意思。
潇央陷入了沉思,他以前在学术圈,确实从未听说狮子能学会人类语言的事,但更未听说过人能在濒死时将意识转移到动物身上。
人类科学能揭露的未知,本就是冰山一角,他不会因为未知就去否定实实在在的现象。
虽然他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但曾读过一本发展心理学相关的书。
他的文字记忆力素来很好,对书上所提到的一些关于人类语言发展的现象,规律,实验以及假说记的清清楚楚。
于是,林骏宇的研究者细胞开始蠢蠢欲动,忍不住做起了研究计划。
最后形成了一系列以“幼狮习得人类语言”为主题的观察实验。
他先是将音节按元音,辅音,音调等要素分类。
对小狮子不断重复单一音节,待小狮子习惯后,突然转变发音,观察小狮子的反应,来判断它是否能辨认出音节的差异。
结果是,小狮子能够很敏锐地辨别音节的不同。
而且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它也渐渐学习了新的发音。
例如它自己的名字“潇”,还有一些例如“哈,大,波”之类的发音。
这边,潇央在不断地尝试探索小狮子的听觉和发音,而另一边,林骏宇则致力于教会小狮子每个词指代的意义。甚至还用上了牛奶,肉和骨头等激励措施。
就这样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月,林骏宇发现小狮子好像真的能明白这些声音的意义了。
“你看,你看!”林骏宇迫不及待地向潇央展示他的教学成果。
“哥呜!”林骏宇用一根骨头棒子轻轻敲了敲小狮子的前爪。
小狮子晃晃悠悠地朝凯南扑过去。
“爸呜!”林骏宇说着又用骨头棒子戳了一下它的爪子。
小狮子又晃晃悠悠地转而扑到了林骏宇的怀里。
“看到了吗?”林骏宇得意地说。
“听过巴甫洛夫的狗吗?”潇央说。
“不是,我知道,”林骏宇说,“但是不仅如此。”
他用骨头敲了敲凯南的肩膀。
小狮子犹犹豫豫地张开嘴,喊了一声:“哥呜。”
他再用骨头敲了敲自己的膝盖。
小狮子立马喊了一声:“爸呜!”
“哎,我的乖宝贝儿!”林骏宇愉快地把小狮子拢进怀里,把骨头塞进了它嘴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