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话音一落,百官立刻“刷”一声起身。
林立在麒麟殿中。
这时,手执羽扇的丞相诸葛亮上前一步,目光睿智的向胡亥拱手一礼,言辞清晰道:
“陛下,此时关东各地均已复国,天下形势严峻。”
“项羽等逆贼对咸阳垂涎三尺,大秦已危在旦夕。”
“请陛下立刻稳住大秦民心,阻断乱贼形势蔓延,另缓图之!”
闻声,胡亥俯视着诸葛亮,淡淡道:“诸葛卿以为如何稳住民心,又如何缓图之?”
说着,转身走向帝位,缓缓席地而坐。
脸上露出了气定神闲之色。
诸葛亮将羽扇一摇,稍加思索,便计上心头,不紧不慢道:
“回陛下,现如今应及时惠民,臣有三策。”
“哦,三策?”胡亥眉头一挑,笑道:“诸葛卿但说无妨。”
诸葛亮点了点头,将羽扇一挥,睿智道:
“臣以为,这惠民之策,首当其冲的则是,应该立刻停止修建阿房宫,并释放徭役归家。”
“其二,以发放钱币的策略,鼓励百姓开荒种粮、饲养马匹、制造兵器。”
“其三,以发放钱币的策略,鼓励百姓们生育子嗣,填充大秦子民人数。”
“只要完成以上三策,大秦根基强硬,而后才是东出平乱,收复各郡,重振大秦雄风。”
胡亥听到诸葛亮的计策,满意的点了点头。
正如诸葛亮之言,停止修建阿房宫,确实是第一要务。
阿房宫工程浩大,它不断地消耗着大秦的国力。
犹如一头拖着大秦后腿的水牛一般,死沉死沉的。
开荒种粮,更是重中之重,人是铁,饭是钢,这蓝田大营里的50万锐士,一张口就能吃掉一座山。
不仅粮草,马匹、兵器都是开战必不可少的消耗品。
再说这生育子嗣,更是长远之计,上战场杀敌,难免死伤无数。
若是不及时补充有生力量,再强硬的军队,也经不住时间的洗礼。
想到这,胡亥缓缓起身,双眼略显崇拜的俯视着诸葛亮,颤声道:
“诸葛卿之策,果真是惊世骇俗,朕思索半天方才领悟其中要害。”
“朕,听取你的策论,先惠民,再缓图之。”
闻声,诸葛亮略感不适,连忙谨慎的躬身一礼,谦卑道:
“陛下折煞微臣了,臣绞尽脑汁,想了两天方才想出这般计策,没想到陛下半天就领会其中要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