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对草原人的洗脑都一一和刘宏报告过,信件的最后,他为自己假借天子的名义赦免奴隶向刘宏请了罪,把刘宏看得满头黑线。
与其说贾诩写的是报告,不如说这封通篇都弥漫着不经意自夸的信件,是一封炫耀信。
员工要求表扬,刘宏作为老板能怎么办呢?
刘宏也只能跟着夸他啊。
有了这些顺从的草原人,再加上土水泥,修路的进度大大加快,七个月的时间,一条笔直硬挺的官道已经建成。
有识之士都能看出水泥优点,并且强烈建议将水泥运用到边境的驻防,刘宏自然没有意见,要不是国库没有那么多钱,他恨不得重新修一道水泥长城。
这些奴隶或许可以成为专业的工程队伍,刘宏拍了拍脑袋,他怎么忘记了工程承包这种操作呢。
刘宏让李贺拿来地图,不止三辅一地,从酒泉、长安、洛阳、玄菟这些域外的商路,都需要快速且随时畅通的驰道。
这样复杂的工程,只交给贾诩显然是不可能的。
刘宏将整个计划透露给太学,他将以私人赞助的方式,让太学生们完成整个道路的规划和施工。作为这个时代最有知识的一群人,只会读死书怎么能行呢?
当初刘宏通过报纸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太学近年的学风逐渐朝着经世致用的方向改变着。
在垄断印刷术和控制选官取材标准,双重优势之下,太学最注重的经学讲义被术数,格物,机关,天文地理所取代。
一大批原本就对这些杂学感兴趣的学生加入了设计,开始不眠不休的翻阅书籍,计算线路。
最后拿出的成果让刘宏都大吃一惊。
考虑到成本,通往边境的道路采用分段式完成,从张掖和玄菟开始,最后在上雒汇合,这些太学生甚至将整个工程的预算造价都标的一清二楚。
看着手上这份近似现代招标的企划书,刘宏觉得自己小看了古人智慧。刘宏顺理成章的将施工交给太学生负责。
这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出仕方法,也让太学生们激动不已,求官求禄的自然不必说,那些有心报国的学子,终于不用再一窝蜂的挤在儒学这座独木桥上苦熬。
太学里对这批学生短短时间就成为技术性官员反响热烈,经学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占,更多人加入刘宏在太学设立的各种研究机构,刘宏期待着一场科技大变革。
五月,黄忠终于从平山县返回。
谋反的主犯交给程昱,刘宏没有插手审讯的事。
他现在对朝廷赈济百姓的效率十分不满,陆地运输始终存在局限性。
考虑到仍旧庞大的流民数量,他决定召集流民以工代赈,修建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同时将流民继续南迁。
按照惯例他在报纸上刊登了这个空前庞大的大运河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