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僧一道-第2/3页

加入书签
        贾雨村曾受过林如海的恩惠,对林黛玉这个女学生也极为喜爱,因此寒暄过后,便细问衣食寒暖,林黛玉心上一暖,便也一一答了,奉上近日她和贾琮所作的几篇文章。

        “可惜,可叹哪!”贾雨村细细看了,合上后连连叹息,贾政忙问是什么缘故,贾雨村便将手上的文章递给了他,“当年在扬州时,我便常和林兄议论,若我这女学生是个男人,只怕比我们两个都要强出许多呢。”

        贾政看了后,也连连道好,便问林黛玉道,“这都是外甥女一人所作的?”说着看了一眼贾宝玉,眼中满是嫌弃,老太太把他们兄妹两个放在一处养,怎么就如此天差地别呢?“你要是能学来你妹妹一半儿,我也不用天天逼着你读书了。”

        “世叔莫要过谦,听说世兄和姊妹们极好,想必文章也写得好,可能拿几篇来给我瞧瞧?”

        “他哪里会写文章!”知子莫若父,贾政长叹一声,看了外甥女一眼,若是他们两个换过来该有多好。女孩儿家最重要的是针凿女红,读几本书,认几个字,不过是在闺阁间取乐罢了。

        “先生,这文章里,有几篇是琮表弟所写。”

        听林黛玉这么说,贾政忙让人把琮哥儿叫来,贾雨村又问了贾宝玉几句话,不由想起他年轻落魄时,曾在金陵甄家给一个孩子启蒙。那甄家虽比不上荣国府,却也是富而好礼之家。只是他教的那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举业还劳神。他外祖母又极为溺爱,常因她孙子读书的事,每每辱师责子,所以他才辞馆不干了。如今看来,只怕这宝二爷也和那孩子一般。

        不多时贾琮便来了,贾雨村和他谈论了几句后,心里面颇为诧异,便笑着和贾政道,“我如今住在兴隆街,离府上也不远,两位世兄若不弃寒微,还请常过来走动。我虽不才,却也能指点一二。”他说的是贾宝玉和贾琮,眼里却只看着贾琮。他来府里前,便遣人仔细打听过。这宝二爷衔玉而生,最喜在内帷厮混,他们家老太太又溺爱,不让政老严加管教。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上基业,从师友们规劝的。他来时还头疼了半日,想着林如海的托付,定要常来耐心指点,如今见到了女学生,才觉柳暗花明又一村。

        贾政听了大喜,忙叫贾宝玉和贾琮谢过。贾雨村便告辞离去,临走时看了林黛玉一眼,师生两个又都看了贾琮一眼,这才放心离去。贾雨村回去后,便遣人打听荣国府的贾琮,待听得只是大老爷跟前的庶子,端着茶正要喝时怔了下,又翻开那几篇文章,在心里暗叹道,教过的学生中,数林家的女学生最为投契,果然看人的眼光也一样,不似俗人一般,重什么嫡庶之别,只求才气肝胆,才是同道中人。从此每逢休沐,便遣人请琮三爷过去。

        这日贾琮从兴隆街回来后,颇有些闷闷不乐,信步便走到了暖香坞。林黛玉见了忙问缘故,贾琮便说了金陵一案。“先生说,他若是秉公直断,不但不能报效朝廷,就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他此去问起香菱一案,贾雨村遣退众人,在内室与他推心置腹,将官场的门道一一讲了,又说起他中进士后,几起几落,谙尽世态炎凉。

        先生说,“我中进士后,春风得意,升了县太爷,便自恃才干优长,不肯低三下四,遇事也秉公直断,锐意进取,不畏强横。谁知不到一年,先是被上司参了一本,说什么貌似有才,性实狡猾,便被革职了,同僚得知后无不喜悦。后来担风袖月,在扬州时一病不起,才荐我到林家教你表姐读书,令表姐虽体弱,却心性极强,机敏早慧,实是万中无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