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贾敏携兄妹二人弃舟登岸时,京城正要步入深秋。
刚下船便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如今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心中已有估量。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与扬州、姑苏不同。
又行了半日,远远见街北来往众多车轿、仆从进出。
因今日正值贾珠入土,前来吊唁的宾客众多,前方又发生争执,轿子进不去只得堵在街口。
前方是发生什么事了?黛玉好奇的掀开轿帘向外望去正好见轿旁有一华贵车轿,耀眼的四爪金龙的纹路在日光下若隐若现,杏黄色的窗布随秋风摆动,看上去,气派极了。
正在黛玉想将纱窗放下时,对面车轿有一只纤细洁白的手掀开窗布,在萧瑟的秋风里微泛着冷意,那手似是没有温度一般,无端令人心寒。
黛玉没有再失礼便将纱窗放下,随后有冷冽的声线仿佛自身旁传来:“陈矩。”
又有尖细的声音传来:“奴在,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前方发生什么事了。”
“回殿下,原是陈家想先于吴家入荣国府大门,吴家不许,现在就谁先进争得急赤白脸。”
“呵。”低沉酥麻的笑声带着讽刺的意味:“正事半点不争却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做文章”
淡漠的声线渐歇,随后黛玉唯闻有谁下轿又有谁呼啦啦地想要下拜却被阻止的响动。
自那人下轿,很快前方便平了动乱,车轿便行动起来,黛玉路过正门好奇地望出去,只见有两位身着官服的中年人正对着一个不过六岁的孩童点头哈腰神态好不恭敬。
许是察觉到黛玉的视线,那孩童忽抬眸看向她,秋风吹起他细碎的刘海露出那双淡漠如水的琥珀色瞳孔,显示出上位者的矜贵与优雅,
只见他冰霜般的眼眸仰视着她探出的澄澈眸子,时光仿佛定格在此刻,他言语忽然顿住,黛玉慌忙撤手放下纱窗,忽觉得仿佛做错了什么事。
纱窗落下,轿夫欲将轿子抬进西边角门,忽有贾府仆从焦急的声音传来:“请林夫人进正门。”
闻言贾敏不由奇怪,论理出嫁的姑娘该从西边角门进,这进正门是何故?
虽不明白但也不好驳,轿子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腰间系着白布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贾敏下轿。
贾敏一只手牵着黛玉一只手牵着林子衍,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