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 第40章 精英的育人之道2-第2/3页

加入书签
        李玉英不要,老板说什么也不依。她说:“有您这样的校长,教育出来的人,个个好样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吧,以后------只要是从精英文武学校里出来的学生,就直接来我公司做员工,怎么样?”

        李玉英这才勉强地接下了她的飞机票,但李玉英没有白要,在回来的半年中,她往广州的大华时装公司输送了五名女性武术尖子,作为该公司的保安员。

        在精英文武学校的板报、墙报专栏里,到处贴着孔子、武训、陶行至等名人名言,以及参加全国各级群运会上所得的奖牌、奖杯、奖旗和参赛的真实动作照片,让每个角落处都直观地显示出了教育的功能,以利于孩子们的健康发展。

        有位专家私下评论说,李玉英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她对自己的施教对像有着很客观的了解。她心里也很明白,搞应试教育,自己绝对不是那些公立学校的对手。所以,她才在特色上动脑子,在素质教育上下功夫,算是她下到“点子”上了。

        专家毕竟是专家,他的话决非凭空想像,当然有他的理论依据。他依据当代的理念,既圆滑又明智地点到李玉英的“特色穴位”上了:不管是市场竟争激发了李玉英的头脑,还是她的教育主张恰逢其时地契合了市场,还是她为贫困的农民工子女办学而赢得了广众的支持,还是------精英的教育理念,在目前的中国教育观念的改革中,都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

        李玉英曾在市政府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上,面对那些正襟危坐的专家、学者们,大声疾呼,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

        我们的教育最注重独立人格的培养,先做人,后做事;

        市场经济的最大价值是什么?它在于把人还原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精英”培养的是人,严格说起来,它培养的是绝对有用的人。社会需要什么能力的人,精英文武学校就培养和提供了什么样能力的人投入社会。传统的教育注重“应试”,而我们则讲究的是“应市”。

        李玉英的话一点不假,这些年来,她的精英文武学校,一直特别重视教育中独立人格的培养,并且不遗余力地抨击传统教育之最大弊端,乃是“漠视、压抑人的创造力,培养机器人型的奴隶教育”。但同时,她又注重独立人格之人必须真正地服务于社会,做“有用的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社会上兴起三大需求人员是“保姆、幼师、保安”,李玉英加大了三类人员的办学力度。并且增设了只有半年时间的短期高中武术班,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武汉当时的保姆、幼师、保安培训班虽然不少,但城市户口的人,大多数不喜欢这三种职业,而李玉英则恰恰招的多是农村户口及那些贫困的孤独儿,学期还未毕业,就被各企事业单位和街道、家庭争相抢空,成了地地道道的“香饽饽”。

        “人终生有学,终生受益”,可以说是精英文武学校终身教育理念的精炼概括。

        在教育史上,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带来了一场革命,预示着现有的学校体系必须重新组织,为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社会平等和民主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李玉英敏锐地捕捉到、终身教育的提出对创建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化社会的积极意义。很快地,精英文武学校向“立体式的教育体系”方向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