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 第34章 儿子的一片孝心1

加入书签


马威不服气,满腹委屈的跑到大门外,一个人蹲在墙角处,边哭边揪着地上的小草说:“妈妈太霸道,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当初不是我和姐姐鼎力相助,你能办起学、能有校长的宝座让你来坐吗?水冲、火烧倾家荡产,要不是卖房子那几十万重整旗鼓,你有今天的气派吗?让我一个大男人无家可归,整年厚着脸皮住到岳父家里。难道你就忍心吗?好赖也是你的儿子,跟着你教了五年的书,每月工资只给了八百元,不但不给长工资还要赶我走,让我一个大男人在一个女老板麾下打工,太有损于我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形象。我不干!坚决不干!”

        李玉英对自己的三个儿女,不但要求严格,而且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定向培养,使其各投所好,人尽其才。女儿马英有经商的才能,她就培养她开公司当老板。大儿子马杰虽然不是她的亲生,但她同样如亲生样的关心、疼爱他。由于他性格忠厚老道,李玉英就让他从政界方面发展,大学毕业后即入了党并被招收到政府机关工作。小儿子马威天资聪明、机灵、点子多,但他特像爸爸的性格,喜动厌静。大学毕业后,围在妈妈身边教了五年书。大火焚烧校舍的第二年,马威暗下决心,卖掉了刚刚结婚不到一年的新房,毅然决然的弃教经商。李玉英知道后,一手拉着儿子,一手抚摸着儿媳妇的头,心疼的说:“你们怎么想起来卖房子呢?事先也不给娘说一声。房子卖了你们住哪儿?不教学又能干啥?”

        马威安慰妈妈说:“暂且住到岳父家里,到姐姐的公司里去打工,等挣来钱了再买房子。况且,妈办学也离不了钱呐?不过,这下可苦了妈妈,您老人家只能和学校那些孩子们住在一起了。”

        李玉英抹了一把没掉下来的泪水说:“妈一生苦惯了,这点小难算个啥?这么多年不一直住在学校里嘛。不过,可难为你们小俩口了,妈的心里难受啊!。”

        “妈,放心吧,我和威哥商量好了,我们俩每个月省吃俭用,也要攒钱供妈妈办好教育。”儿媳妇的话让李玉英心里阵阵发热,她心激口哽地说,“谢谢,谢谢。我一定不辜负孩子们的期望,尽力将这块绿色的园地浇灌好,让未来的花朵茁壮成长。”

        李玉英心里清楚,儿子打工、卖房,完全是为了自己办学。当初,丈夫极力反对,不是他和她姐姐的鼎力相助,哪能办起学、能有她今天的“精英、文武”这块园地吗?要不是那场大火,要不是为了让自己继续撑起这片绿色的天地,他能狠心的卖掉新房,将所得的五十万元,全部无偿的投入到她的学校里来吗?知母莫若儿啊!这功劳一定要记在儿、女们的账上。不能亏了儿、女们的那片孝心哪!

        南京电视台频道,在网上查到了武汉精英文武学校的感人故事后,随派记者李璐、周俊专程从南京来到武汉采访了马威,问道:“你对妈妈的办学有何看法?是什么精神在支配着你,竟然连自己刚结婚不到一年的新房都卖了,来支持妈妈办学?”

        马威也不绕弯子,当着记者的面说:“学校就是妈的家,妈妈的心里只有学校、只有那些贫困的孩子。就连我和姐姐因受她的感染,都改变了称呼,不是叫妈妈,而是叫她李校长。大火将学校化为灰烬,妈妈整日以泪洗面,寝食不安。我们做儿、女的,实在不忍心她折磨自己。可也帮不了大忙,只有卖房子才能使其继续办下去。因为,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有的家庭本来就很贫困,实指望他们的孩子能学到知识或专业技能,将来也有个养家活口的本事。妈妈办学,就是为他们开辟了培养成才的途径。”

        李玉英能有什么说的?她只能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政府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关心、帮助。她的良苦用心是报效社会,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媳妇那么同情达理,将卖房所得的五十万元,如数的送到了她的手里,才使大火焚烧后的学校维持了下来,李玉英抱着儿子的卖房钱整整哭了半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